5月24日下午,成都东郊记忆,一场迎接川菜革命的研讨在川菜业内炸响。由成都市川菜文化研究会发起组织的“川菜预制菜研讨会”吸引了来自成都餐饮业知名川菜企业、川菜烹饪大师、行政总厨、本土餐饮供应链企业等近20人参会。研讨会就川菜预制菜现状、挖掘传统川菜在预制菜的开发运用、预制菜文化赋能的意义等热点展开讨论。
年,在餐饮业最艰难时刻,预制菜以其不可阻挡的强劲势头,搅动餐饮行业。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预计保持20%以上增速,有望在年突破亿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报告显示,我国目前预制菜市场存量约为亿元,长期有望实现3万亿元以上。
相关数据显示国内预制菜企业有6.8万家。其中山东有近家。四川算上火腿、小火锅、方便面、熟食类等,大概有家,在全国排第10位。福建、广东、山东、江苏4省市场份额达60%以上。从这4省的预制菜发展势头可以看出,八大菜系的丰富文化底蕴为其提供强大文化支撑,同时丰富庞大的食材资源也为其规模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为产品的持续创新提供物质保障。
据统计,川味预制菜在整个预制菜中占比高达7成,川味预制菜接受度高,消费市场庞大,充分体现了“食在中国,味在四川”。据了解,国内预制菜头部企业均将四川市场作为其重点销售市场,四川已经成为预制菜领域当之无愧的消费大省。
研讨会上,来自本土知名复合调味料和食材供应链企业四川川娃子食品有限公司销售总监王宏亮、四川川海晨洋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任琳琳、成都鑫鸿望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旺,分享了各自企业的预制菜发展历程,也把自己面对川菜菜品研发、食品安全、产品质量、成本控制等方面的思考和想法,与在坐的川菜烹饪大师、餐饮老总和主厨们分享交流,现场氛围热烈,人人踊跃发言,大家收获满满。
专家、企业家精彩观点:
蒋昭:
食材专家,成都市川菜文化研究会川菜食材专委会主任
四川虽然是预制菜消费大省,却不是生产大省和强省,受原材料制约是原因之一。目前本土专业预制菜生产企业普遍规模不大,产品创新能力不足,而且行业间缺乏交流,产品同质化、市场内卷严重。以一款四川自贡盐帮菜一个“去骨鸡脚”为例,这款产品目前是四川生产B端预制菜企业,在全国具有一定口碑和流量,背后带动了15家自贡企业生产,最高峰时年产值达10多亿元。快速发展同时也引发了当地企业间的无序竞争,导致目前各家企业利润整体下滑严重,而且缺乏后续产品跟进。行业自律和产品研发、创新亟需加强。
苟行健:
锦江大蓉和总经理,成都市川菜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作为餐饮企业,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