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人都爱吃辣椒从这些古诗词中看川菜的演

白癜风的初期图片 http://pf.39.net/bdfyy/bdfzd/180324/6123995.html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李白《蜀道难》

四川,古时候被称为“巴蜀之地”,李白的诗句中说道:蜀国的君主蚕丛和鱼凫开国的时间十分久远,从那时起大约四万八千岁了吧!由此可见四川历史悠久,文化渊远!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一提到川菜,大众都会认为是以经济实惠的价格优势,以红亮麻辣为菜品特色的一种菜系。更不用说那些所谓的川菜厨师,随便选择一点豆瓣,豆豉,按步骤炒个回锅肉,就敢开家川菜馆子,可能连“灯笼盏”都没明白吧;更有甚者,会做一个麻婆豆腐,就声称自己的是正宗川菜!

四川人就一定爱吃辣椒?川菜就一定是重油,重麻,重辣,穷人才喜欢的?

川菜和四川的历史一般,传承千年,有着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就算如今川菜的麻辣更被人们所熟知,所接受,那也无法改变川菜流传千古的事实!古代多位名人早就已经告诉我们川菜的秘密了,今天就让他们的作品告诉你们答案吧!

《蜀都赋》西汉杨雄

“尔乃五谷冯戎,瓜瓠饶多,卉以部麻,往往姜栀,附子巨蒜,木艾椒蓠,蔼酱酴清,众献储斯,盛冬育笋,旧菜增伽。”这一段描述直接大赞四川地区物产丰富,烹饪原料种类繁多,以及古人对于原料的保存技巧。

“  乃使有伊之徒,调夫五味,甘甜之和,勺药之羹,江东鲐鲍,陇西牛羊,籴米肥猪,不行,鸿乳,独竹孤鸧;炮鸮被纰之胎,山麇髓脑,水游之腴,蜂豚应鴈,被鴳晨凫,戳鶂初乳;山鹤既交,春羔秋,脍鮻龟肴,秔田孺鷩。形不及劳,五肉七菜,朦猒腥臊,可以练神、养血者,莫不毕陈。”虽然小编并不能完全领会这一段的秒回,但是字里行间的五味、甘甜、牛羊、肥猪等等都是让人流口水,此处为大摆筵席,很可能是如今坝坝宴的雏形。“江东鲐鲍,陇西牛羊”说明了四川烹饪原料不是单纯就地选取,而是通过水陆运输从长江下游和秦岭以西获得。

文学家杨雄使用了大量的篇幅为大家描述了川菜的烹制和宴会风俗等,可见其对川菜的喜爱。同时也透露出古蜀百姓是喜欢吃甜食的,古典川菜开始兴起。

《蜀都赋》西晋左思

“吉日良辰,置酒高堂,以御嘉宾。金罍中坐,肴烟四陈。觞以清醥,鲜以紫鳞。羽爵执竞,丝竹乃发。”这部作品相当细致地描述了巴蜀的物产、山水、风俗等,赋中描绘了当时四川豪门的宴饮生活赋中所记载的大量物产及食俗,都是后人研究四川烹饪史的宝贵资料。“蜜防郁毓被其阜”,夸赞蜀地漫山遍野都是采蜜的蜂箱,这就为当时川菜调味提供了丰富的甜味来源。

虽说作品并没有详细记录川菜的细节,但从宴席的盛况不难看出,川菜已经有了萌芽,再加上丰富的物产作为发展基础,菜系已经开始形成。

《与朝臣诏》魏曹丕

“新城孟太守道,蜀睹豚鸡骛味皆淡,故蜀人作食,喜着饴蜜。”意思是说四川人嫌鸡和猪的味道太寡淡,在烹制这些食材的时候,喜欢用糖和蜂蜜调味。对于当时北方人来说,在烤肉上面涂上蜜糖,是让人完全想不到的,让人吃惊的!正因为如此,可以推断古四川人当时是“喜着饴蜜”的,自然就打消了外地朋友认为的,四川很久以前就开始吃辣了。(辣椒传入中国的时间为明朝中后期)

所以,峨眉和乐山烧烤刷蜜应该就是从那时流传下来的?

《华阳国志》东晋常璩(qú)

据《华阳国志》记载,巴国“土植五谷,牲具六畜”,并出产鱼盐和茶蜜;蜀国则“山林泽鱼,园囿瓜果,四代节熟,靡不有焉”。当时巴国和蜀国的调味品已有卤水、岩盐、川椒、“阳朴之姜”。同时《华阳国志》卷三《蜀志》,从“蜀之为国,肇于人皇”始,笔头一转,断言川人口味“……尚滋味……好辛香……”让大家仔细想想这个画面:年前,身为散骑常侍的常璩,既无龙舆车船之便,也无签单报销之权,要游遍巴蜀及华阳之境,把川菜吃够、吃足还要品出味儿来,归纳成千古箴言,实属不易!

由此可见,这时期的川菜已经从喜甜改为喜辛!

《槐叶冷淘》唐杜甫

“青青高槐叶,采掇会中厨。新面来近市,汁滓宛相俱。入鼎资过熟,加餐愁欲无。碧鲜俱照箸,香饭兼苞芦。”“冷淘”是一种凉面,早在南北朝时期即已出现其雏形,盛唐时成为宫廷宴会的时令饮食,杜甫能在夔府吃到冷淘,说明京师盛宴里的佳肴业已流传到四川民间。

诗圣杜甫虽然不是四川人,但是他在48岁时弃官入蜀,在成都定居差不多十年时间,对于川菜的赞美也出现在了他多首诗歌中。尤其喜欢丙穴鱼(即雅安的雅鱼),鲂鱼,鲫鱼等,曾对四川绵州“饔子左右挥霜刀,鲂鱼金盘白雪高”的烹鱼技术非常欣赏。

《春菜》宋苏东坡

“蔓菁宿根已生叶,韭芽戴土拳如蕨。烂烝香荠白鱼肥,碎点青蒿凉饼滑。”  在这首诗歌里提到了很多川菜的原材料,就是自己老家眉山春天出产的香菇、葛根、苦笋、江豚之类,虽然没有指出特别的烹饪方法,但是足可见自己吃货本性。

苏轼是第一个身体力行,创造性把四川烹饪发扬光大到中原、江南和岭南地区,关于苏轼的烹饪实践,我们可以从多本他的诗词、词话和宋人笔记里发现。

《  饭罢戏作》宋陆游

“东门买彘骨,醢酱点橙薤。蒸鸡最知名,美不数鱼鳖。”“彘”即“猪”,“彘骨”是猪排。排骨用加有橙薤等香料拌和的酸酱烹制或蘸美至极。此外在诗中称道了四川的韭黄、粽子、甲鱼羹等食品。陆游的《剑南诗稿》谈到四川饮食的竟达50多首,他的作品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观察到四川各地民间美食的绚丽。

根据专家总结到,古典川菜肇始于东汉末与魏晋之交时期,定型同时达到高峰是在北宋时期,定型过程几乎花费了一千年时间。

其实到了明清时期,川菜开始迎来飞速发展,火锅肉基本定型,冰粉、九尺板鸭和棒棒鸡也发明于明朝。辣椒也在这段时间传入四川,但是还只是喜欢辛辣的人们的最爱而已,逐渐变成川菜菜系的基本味型之一。现代川菜的上层受鲁菜和江浙菜的影响不小,这些影响粗略地可以归结为川菜中不含辣,麻味不突出的精致菜,它们占了现代川菜大约三分之二的比例。

所以,听了这么多名人的介绍,你还觉得四川人都喜欢吃辣么?还是会觉得川菜就是重麻辣么?虽然小编的饮用可能并不是最权威的,翻译其文言文也同样不够精确,但是还是希望能改变大家对川菜的误解。

最后,给大家留一个小作业,你们知道川菜有几种味型么?分别是什么?不查资料你能说出几个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3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