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自古以来就是兵家要塞,它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与丰富的资源。然而随着重庆直辖市的成立,这块地被一分为二,双方都赋予了更加重要的意义。那川渝地域划分以什么为界限呢?据了解,在勘定界线时,大多以约定俗成的方法来判定。
现今,在四川与重庆的交界处就有一座名为界桥的桥,它昭示着川渝的分割。这座桥原本位于合川县与武胜县两个县城之间,但县城划分后,界桥分别被纳入两地管辖,桥北归四川省,桥南归重庆市。
川渝界桥的历史
重庆市位于中国西南部,目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属于长江中上游地区国家中心城市,被誉为长江经济带最大工商业区,是重要的现代制造基地:统筹城乡改革试验区;也是西南地区金融经济、商贸流通的综合交通枢纽。
在中国历史上,巴蜀之地通常是一体,重庆并不完全归属于四川,在大部分时期,它们之间为并列关系。年,第八届全国人大会议通过决定:正式设立重庆直辖市。年,市民政局开始进行划分,川渝两地边界的勘探工作也就此展开,形成了今天的法定分界线。
在这座武胜县与合川县之间的桥上,还树立着四川与重庆的界碑。这座界桥的所在地从清朝乾隆起起便位于交通要道,后因人口密集而逐渐热闹起来。
于是每到集市,就有往来商客与小贩们聚集于此,久而久之就有了一条初型商业街,它被人们命名为兴隆场,取兴盛隆重之意。兴隆场的边关贸易发展非常旺盛,酒肆饭馆鳞次栉比,热闹非凡,曾经连两边政府也设立在此。
四川与重庆虽然已在行政区上划分,但其中存在的历史文化背景却无法分割,兴隆场显然成为了这一见证。在两地划分前,为方便买卖出行,两县在兴隆场共同建设了场镇,两县分管以河流为界各占一半。
当时这条街就相当于现在的商业区,是促进贸易经济增长的重要地区。随着时间的推进,之后的兴隆镇经过两次改名,为了避免名称纠纷,从兴隆乡被分别改为万隆镇与合隆乡,区域划分依旧存在。
尽管如此,相似的习惯与背景,还是使分属两地的居民们日常交流十分融洽。
四川与重庆分离后,万隆镇清朝时期仍然属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的辖镇,不过由重庆管辖的合隆镇被并入燕窝镇,兴隆场已经不复存在。桥上的人们无法穿越古今,此时也只有周围街道、学校、以及各单位的名称还提醒着人们往昔的繁华。沧海桑田、风云变幻,历史的滚轮碾过,正如诗人杜牧所说: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而新兴产业兴起后,各地交通道路更加便捷,兴隆场也更加冷清。这个落后的小镇没有了地形优势,在岁月的流逝中,它开始被人们遗忘。
分界处的人民生活
在其他省市曾出现过一些非常清楚强势的划分方式,例如一条河或一座桥被硬性规定不许另一边的人通过,但重庆却没有采取过这种形式,它充满了人情味儿。
在遇到没有明显界限的区域,就会从两边差不多大小的面积中间分开,不会非常精准的数据测量。有时会出现这边三家重庆户口,那边两家四川户口,这都是很常见的事。
不过一般划分都会遵从当地人民的习惯,参考之前村落的界限,不会有太大差异,更不会出现将一家人分成两地的情况。
每五年勘测一次的川渝界线全长公里,安放了14个界桩,其间跨越了许多田地、小溪或房屋。当中最常见的便是跨省桥,人们行在桥上能直接从四川走到重庆,这是一种很奇妙的体验。
附近的居民们每每会为此烦恼,曾经因为在边界处电话响起时,如果不想支付长途费用,就要快速的跑回桥的另一边,为此商铺们一般会装有两部电话来维系,不过还好现在已经取消了这个费用的政策。
结婚不能就近登记,必须要在自己所处的辖区内;遇到案件时,区域地点要也划分清楚,这是他们的普遍状态。
俗话说:一样水土养一样人,显而易见,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风俗与习惯。划分后的两地之间也分别衍生出了巴文化与蜀文化,现今四川被简称为川、蜀,重庆被称为渝、巴。那生活在两地界限处的人们,又会遵守着什么样的习俗呢?
每到闲暇时分,人们的娱乐活动首要就是牌。虽然处在相距不到1公里的地点,但同样是玩牌,由于各地习惯不同,即便是近邻由玩法规则也不一。
合江人打合江麻将,重庆人会打重庆麻将,一边是选择血战到底,一边则选择见好就收。再比如万州麻将,正式开始前还会有交换3张牌的习惯。
在饮食方面,重庆菜也称渝菜,它是以巴渝地区菜品用料为主,以味型鲜明、主次有序为特色,常伴以麻、辣、鲜、嫩、烫变化出的的烹饪方式,广受大众喜爱。
重庆人最爱火锅,嗜辣是他们的本能,此外还有类似的冒菜与麻辣烫等。当地人常说,做菜不放辣椒将毫无灵魂,微辣是底线。
对位于四川盆地之间有着天府之国美誉的成都来说,不比重庆人对辣的喜爱,但川菜也以麻辣为主,只是多了许多不同菜式。川菜取材非常广泛,它的调味多变,菜式多样,以其别具一格的烹调方式与调味闻名。口味既清鲜又醇厚,不仅取各家之长,还具有浓郁的地方风味。
直辖的重要意义
早在春秋战国时,四川省一带就已经位于蜀国地界,而重庆市位于巴国地界,两者不存在归属关系。战国后期,秦国统一天下,将巴蜀纳入疆域管辖范围。
在秦朝郡县制度下,四川省一带设立了蜀郡,重庆一带设立了巴郡,这之后在其他朝代又分别设立了其他郡县。汉武帝刘彻在位时,包含四川与重庆的巴蜀有了一个共同的称号,为益州。
到蜀汉三国时期,益州主要被刘备占据。而唐朝阶段,唐太宗李世民改益州为剑南道,而重庆市一带设立渝州,已经位属于山南西道,只剩下位于成都府的四川主要属剑南道,从区划上来看,重庆依然没有归于四川。
咸平四年,益州、梓州、利州、夔州被合称为川峡四路,当时包含重庆市一带的四川被称为川,当时川地还没有明确划分,只属于一种地域概念。
直到在行省制背景下,元朝设立了四川行省,才下辖重庆。明清以后,重庆一带又设立了重庆府,这一阶段才真正归属于四川省。重庆与四川合并后,才从直辖市直接降为副省级市。
既然在清朝时期重庆已经与四川合并,那现今又将它列为直辖市的举措存在着什么意义呢?这还要从重庆的地理位置分析。它地处中心,四通八达,东邻湘、鄂,南近贵州,西通四川,北接陕西。
同时它还是历史文化名城,嘉陵江古称渝水,因此而得名渝。重庆距今已有几千余年历史,是巴蜀文化发祥地,自古以来就有许多诗人流连忘返。
然而四川省人口众多,面积过大,本身不便于管理,再加上人口繁杂的重庆,近年来更是已经成为我国管辖县级区中行政单位最多的省。
重庆变为直辖市的根本原因:
一是因为作为长江上游最大城市,它有着明显的地域优势与经济条件,必须要辐射西南地区,利用优势带动周边区域发展。
二是由于重庆是曾经四川省区域内人口密度最大城市,而人口也经常是划分直辖市的硬性标准。因为人口过多造成的行政区域划分过大,压力过重,在一定程度上会使管辖难以到位,给行政管理带来了很大困难。
三是便于三峡工程建设的统筹管理与安置。由于条件限制,无法单独成立三峡省并建立管理体系,将重庆设为直辖市后,消除了新建城市发展的局限性。
四是作为非省会城市,它的经济发展规模体系与综合实力都极为靠前,为了不影响成都省会城市发展,将重庆市分离出来由国家治理,也更能促进它的繁荣。以上就是重庆能作为直辖市的原因列举。
除经济发展外,重庆的魅力不仅在于独特风味的饮食文化,还因它地处盆地,空气湿润、气候适人,居住此地的人普遍白皙,曾以盛产美女而闻名。
走在重庆的街头,既能闻到美食的香气,还能看到许多俊男靓女,更能感受到浓浓的历史文化气息与现代化城市的繁盛交融。重庆之景象,是千年沉淀后的欣欣向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