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一向高度重视文明交流互鉴,他在诸多重要场合多次提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墨西哥参议院演讲时提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时强调,“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推动文明交流互鉴,需要秉持正确的态度和原则。”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年年会上的演讲中再次指出“不同文明没有优劣之分,只有特色之别。要促进不同文明不同发展模式交流对话,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发展,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上指出“尽管文明冲突、文明优越等论调不时沉渣泛起,但文明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不竭动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上上发表了名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再次强调了文明互鉴的重要性。
翻译是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前提,只有高质量的文明互译,才能真正实现习总书记所倡导的“美美与共”,才能推动优秀文化的交流,吸引更多人参与到更有深度和广度的交流与互鉴,激发读者对于多样文明的了解兴趣,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贡献力量。而糟糕的译文只会阻碍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和彼此借鉴。基于此,下文将以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战旗村的豆瓣博物馆的英译为例,探讨文明互鉴视角下非遗英译。郫县豆瓣博物馆由四川省著名文物收藏家、鉴定家吴国先先生筹建,是一家颇具地方文化特色的专题性非盈利性机构,其目的在于弘扬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郫县豆瓣及豆瓣文化。
文明互鉴视角下非遗翻译原则
文化自信原则
尽管不同文化、不同文明之间存在巨大差异,但文化是平等的。文明互鉴的前提是文明与文化的平等地位,而不是基于文化霸凌。文明互鉴视角下的中国对外传播与翻译,目的是要筑牢文化根基,提升“文化魅力”和文化自信。通过翻译之桥,促进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发“文化活力”,讲好中国故事,助力中外文化交流。通过翻译,让异域文化的读者能够体验、领会中国文化的魅力和活力,让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出国门,融入世界文化生态圈,进而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不同文化的平等交流互通,实现文明互鉴。而文化自信和文化平等作为文明互鉴的基础,只有本国、本族人民坚信自己的民族文化、才能在文化交流过程中以平等的地位参与异域文化的交流互鉴,让本族文化真正跨越时空,成为各族人民民心相通的桥梁。基于此,文明互鉴视角下的非遗翻译,必须坚持自身的文化自信,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秉持文化自信原则,译文彰显文化自信。
译文的他者视角
强调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秉持文化自信原则,并不意味着忽略受众接受度。文明互鉴视角下的翻译也绝非是顾此失彼,偏颇一方的翻译。文明互鉴既要求译文能彰显中国文化特色,又要善于站在他者的角度看待问题,充分考虑受众对文本的接受度。译文在准确严谨的基础上,要尽量确保译文符合外国读者的文化认知。这里的文化认知,强调深层文化认知,基于文化平等基础的认知,而不是基于文化霸凌的认知。也就是说,文明互鉴给译者和译文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求译文能彰显文化自信,还要将受众对于中国文化的认知和受众对于中国文化的接受度纳入考虑范畴。正如南京大学范存忠教授所指出的,译文要“正确、通顺、易懂”(correctness,coherence,understandability)。译文的他者视角即强调译文的易懂性。这意味着翻译视角的转变:翻译的目的不再是中国单向地学习西方,而是一种双向的文明互鉴。因此,文明互鉴视角下的译文既要做到“正确、通顺”,更要做到“接地气”,能易于为其他文化读者理解,乐于为其他文化读者理解。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和推动优秀文化的交流,吸引更多人参与更有深度和广度的交流与互鉴,激发读者了解多样文明的兴趣,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贡献力量。
忠实准确性原则
文明互鉴视角下,翻译的忠实准确更是不能悖逆的准则。首先,翻译是文明互鉴的桥梁,只有译文忠实地传达出原文所要传达的内涵和文化本义,译文才能起到对外准确传播中国文明的作用。第二,悖逆原文本义的译文,是歪曲事实的译文,不仅不能够对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甚至会引起误解。因此,文明互鉴视角下,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更是需要奉译文的忠实准确为圭臬,力图传达出原文所真正试图传达的意义,助力中国文化走出去,走进国外读者的心里,真正架起中西文明交流之桥。
文明互鉴视角下的翻译策略
厘清内涵,确保译文的一致性
在郫县豆瓣博物馆的显著位置有一副中英对照的《郫县豆瓣博物馆景点示意图》,示意图上标注了郫县豆瓣博物馆的主要景点。比如文化走廊(CulturalCorridor)、展览馆(ExhibitionHall)、培训中心(TrainingCenter)、满江红火锅体验馆(ManjianghongHotpotExperienceHall)、迎龙桥(YingLongBridge)、科创技术中心(ScienceandTechnologyCenter)、党建活动中心(PartyConstructionActivityCenter)、非遗传习所(Non-geneticInstitute)、集凤桥(JifengBridge)、点酱台(Soysaucetable)、豆瓣茶馆(DoubanTeahouse)、记忆馆(MemoryHall)、制曲馆(KojiHall)、文物陈列馆(CulturalRelicsGallery)、创新馆(InnovationHall)、蜀窖馆(ShuCellarPavilion)、豆瓣印象馆(DoubanImpressionHall)、传统晒场(TraditionalDryingGround)、味道长廊(TasteGallery)、红浪轩井(Redwavewell)等。通过笔者的实地考证,仅就该中英对照的景点示意图而言,其翻译主要由以下几点值得商榷。第一,英文书写不一致,比如文化走廊、展览馆、培训中心、以及其他多数景点的英文单词的首字母均是大写,而点酱台(Soysaucetable)和红浪轩井(Redwavewell)的英文表达的首字母却是大小写混杂。笔者认为,博物馆的指示牌,英文首字母均大写为佳,这样既便于英文读者阅读也利于起到导览的作用。第二,译文出现了明显不忠实于原文、悖离原文本义的错译。比如非遗传习所,这里的非遗显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简称,而不是指生物学上的非遗传。因此,译者将非遗传习所翻译为Non-geneticInstitute显然是不妥的。而学界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有普遍接受的译文: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基于此,笔者认为非遗传习所可译为:TheInstituteof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再比如,景点示意图中有一个景点称之为点酱台,点酱台的英文翻译为Soysaucetable。经笔者到豆瓣博物馆实地考察发现,点酱台紧邻面积平米的露天传统晒场。由于郫县豆瓣的古法制作强调“翻、晒、露”制作工艺,“晒”是利用阳光激发菌的活力,“露”是为了豆瓣更滋润绵软,“翻”是为了让酱香更浓郁。点酱台则是一个紧邻露天晒场、凸起的一个高台,站在该高台上能俯瞰露天晒场,便于清点晒缸和了解晒场情况。景点示意图中点酱台译文为Soysaucetable显然是一个错误的翻译。笔者建议将点酱台翻译为Douban-CountingPlatform。
适度音译
非遗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更是文化传承、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的重要载体。非遗外文译文为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提供了可能,只有好的译文才能担当起文明和文化交流互动桥梁的重担。豆瓣博物馆展示了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郫县豆瓣的独特传统制作技艺。在《郫县豆瓣博物馆的景点示意图》中有一处景点,名为制曲馆,英文翻译为KojiHall。笔者认为这个译名值得商榷。有道词典对koji解释为:n[食品]日本酒曲;清酒曲。日本清酒是借鉴中国黄酒酿造方法发展起来的日本国酒,日本清酒酿造过程中需要加入促进糖化和发酵的物质,即日本清酒曲(Koji)。而传统郫县豆瓣是以豆瓣为原料,霉菌为主要微生物菌种,经自然制曲,天然发酵制得。制曲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米曲霉等菌种在原料上生长繁殖,以便于在发酵时,利用他们分泌的多种酶类。制曲的具体步骤为:泡发的豆瓣加黄豆曲和小麦面粉搅拌均匀,再移入恒温曲房里去发霉。制曲过程中拌入面粉的目的是为了让发霉均匀,从而才能将豆瓣转化为增强鲜味的氨基酸液态氮,制曲过程中必须控制好温度和湿度,以确保霉花的产生,整个制曲过程通常需要48小时。从上面的分析和对郫县豆瓣博物馆的实地考察得知,制曲馆是博物馆中展示整个郫县豆瓣制曲工艺的场所,而且郫县豆瓣的制曲工艺独特,有着完整而严格的制作流程。因此,《郫县豆瓣博物馆的景点示意图》上的英文译文:KojiHall有两点不足之处:第一,未能体现出郫县豆瓣的中国特色,对于英语文化的受众,会误以为郫县豆瓣曲等同于日本清酒曲,这不利于对外传播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化;第二,译文没有体现出制曲馆彰显郫豆瓣制曲工艺流程的含义。建议可以将制曲馆的英文译文处理为DoubanYeast-MakingExhibitionRoom。笔者认为,使用Koji来翻译用于豆瓣发酵的豆瓣曲是不妥当的。第一,该译文并不能很好地传达出原文的意义,没有做到忠实原文;第二,从文明互鉴视角来看,该译文无法准确传达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和特色,甚至会造成误读,不利于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更别提不同文明之间的互鉴。因此,在处理中国特色文化词汇时,可以采取适度音译,从而在译文中保留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及其用词特色。长远来看,音译词不会造成理解的难度,而且能够丰富英文语汇,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文明之间的平等交流和互鉴。
适度归化
郫县豆瓣博物馆内有一口古井,名为红浪轩井。《郫县豆瓣博物馆景点示意图》上的英文译文为Redwavewell。古井所在位置附有中英日韩四种语言的古井介绍,现将中英文介绍全文抄录如下:
红浪轩古井介绍
(Introductiontohonglangxuanancientwell)
井沿文字为“西井红浪轩”,图腾为“禹”,大禹为羌族,这也是古羌族的图腾。崇宁县民间有个传说:东有梅花御井,西有红浪轩古井。相传在大禹时期,这里是沼泽成片,洪水横流泛滥。经大禹治水,使这里沃野成片。大禹治水留下古井七口,均因岁月的长河被泥土淹没,根据清嘉庆年间《崇宁县志》记载的位置,今天人们在这里发掘的这口古井,就是大禹时期留下的古井“红浪轩”,至今依然泉水莹莹。曾有著名学者撰文称誉:此处有清泉涌出,秉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髓,水质纯洁,犹如甘露,蜀人筑轩其上,名曰:红浪轩,并汲此清水为酿造郫县豆瓣之用……可谓调味之妙品,川菜之灵魂也。
TheJingyancharactersare“Xijinghonglangxuan”,thetotemis“Yu”,andDayuistheQiangnationality,whichisalsotheancientQiangnationalitytotem.ThereisalegendinChongningcounty:intheeastthereisaplumblossomimperialwellandintheWestthereisanancientwellofHonglangxuan.It’ssaidthatinDayuDuringthisperiod,therewereswampsandfloods.AfterDayu’sgovernance,thewatermadetheareafertileandwild.thethirdofthethreelegendaryemperorswhocreatedtheChinesestateSevenancientwellswereleftbehindforwatercontrol,allofwhichweresubmergedbymudtothelongriveroftimeThelocationrecordedhereistheancientwell“red”leftbyDayuLangxuanisstillsparking.Onceafamousscholarwroteanarticleandpraisedit:thereisaclearspringhere,whi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