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人物的解读,需放在时代背景之前,方能得出更立体的剪影。
新旧交替之时,我们开启了名厨年终回顾。年,多位大师离世,匠心永存;米其林指南进驻广州,粤菜指南发布,中餐影响力逐步提升;新餐饮形态出现,厨师角色正在逐步转变……(点击阅读:年的餐饮圈都发生了什么?厨师正在重新被定义
这两年会是餐饮业的分水岭么?我们总结了6大关键词)
我们也向时代、向新一年发问,厨师社会责任的边界是否会再被拓展?风头正劲的素食领域是否有新创造?年轻态的消费趋势如何影响餐饮届?(点击阅读:今年这些餐饮趋势或成为主流,人们与食物关系更复杂了)
这些都是我们讨论年度人物的背景。此外,行业巨匠在岁月沉淀基础上,奋力突破自我,引领风潮;新锐厨师在目标的激励下,砥砺前行。这些处于不同阶段的厨师正合力发声,试图营造新的厨师印记,一改大众的古旧印象。
兰桂均:读懂食材本真,让中餐有所表达
年,兰桂均开办了餐厅玉芝兰,试图呈现更有表达和精致的川菜。景德镇自制的餐具到“以汤定味,以食材定格,以调辅料定神”的理念,一套菜单包含着味道的增、和、减,充分利用川菜味型创造味蕾体验的丰富性。
融合了传统和全球视野,兰桂均打造出一套表达自我理念的菜单,传递人生感悟。这略玄学的表达背后,实则是中餐一直缺乏的个性,而兰桂均正在尝试这件事。
点击图片,阅读人物故事
PierreGagnaire:尊重昨天,但我更面向明天
见到PierreGagnaire时,你能从白发与皱纹发现时间的痕迹,这位老人已经69岁,在后厨工作了50多年,在上海的餐厅LeComptoirdePierreGagnaire刚刚为他赢得第18颗米其林星星。
年少时,烹饪是他最好的治疗方式,通过烹饪证明自己;年的滑铁卢与巴黎新餐厅重新拿下米其林三星,挫折见证着他的坚韧……这些仅仅是其厨师生涯中重要时刻的简单描述,这本仍在书写的厚厚的书,值得每一个年轻人阅读,“面向明天,但尊重昨天”。
点击图片,阅读人物故事
江振诚:如何在川菜百味中寻找DNA?
好奇、质疑、发难……江振诚与川菜的相遇在年初、在廊桥餐厅开启,这是其“归还”米其林星星后的大陆首秀,一个法餐厨师如何做好川菜?
但江振诚的想法并非复原,而是有新的、国际化的表达,他从各路川菜中寻找DNA,花时间去研究、了解川菜的历史,再提炼出特色,用更国际化的方式表达,如用餐顺序的不刻意,小吃可以随时出现,再如川菜味型的合理编排……
历经一年,争议渐渐平息,当我们再回望廊桥,会发现他试图改变的并非一两道菜,而是人们看待传统的方式。
点击图片,阅读人物故事
杜才清:家常食材如何创造新鲜感?
靠新奇食材取胜的餐饮时代似乎已远去,消费者对黑松露、鱼子酱的狂热已经褪去,回到日常,回到传统,以平常食材组合出具有新鲜感的时令菜。
在新大陆餐厅一年四季的时令菜中,我们能发现杜才清的坚持,春天的香椿头和荠菜,夏日的夜开花、茭白或冬瓜,秋冬的羊肉,这些平常食材,都在其细致的改造中得以提升。这是一个更具借鉴性的样本。
点击图片,阅读人物故事
金强:沉下心来去学习,别飘
学厨是个辛苦的活,中餐15年才可能出一个好厨师。
在金强的学徒时代,切配练了8个月,天天对着鸭子胚吹气,现在想想都恶心,右手虎口能磨出一大块黑茧子……这些都是现在的年轻厨师所未曾经历过的,也是他们所缺乏的历练。“平台很重要——有的年轻厨师,总以为餐厅生意好,是因为有他,得想清楚自己究竟能吃几碗干饭,别飘。”
点击图片,阅读人物故事
杨军:只有有目标,什么苦都能吃
13岁进后厨,21岁才有了炒菜的机会,反复被扔回最基础的岗位,杨军的后厨历练比别人都长。但他总能咬着牙坚持下来,打拼到现在。年,他任职多年的餐厅摘得米其林一星,保持至今。
漫长的后厨生涯,一直激励他的是“成为名厨”的目标,“人只要有目标,才能有方向。我什么苦都能吃,你让我干什么都行,你让我炒菜,再去杀鱼,只要能让我学到东西。”
肯吃苦、肯俯下身子学习,这是最简单的成功之路。
点击图片,阅读人物故事
郭元峰:理工思维如何打造招牌菜
生在粤北的郭元峰自小就对天然食材有认知、有好感,“取之自然,用之自然”是他最根基的烹饪理念。由此出发,他以系统、标准、逻辑三个层面解读如何打造招牌菜,“逻辑是烹饪背后的原理,煎炸蒸煮在什么温度下发生,用盐腌渍起到了什么作用……”
“我很遵循科学,它给了我们一种做菜的思路。”在谈论中餐太过玄学的论调中,他的理性角度更具开创性。
点击图片,阅读人物故事
梁超:用“一万法则”,坚守美味梦想
学习是梁超最日常的状态,他曾接受过多位世界著名米其林三星餐厅主厨的培训,视野逐渐开阔。
他坚信一万法则,“我有个工作秘诀是overandoveragain,擦好每一个盘子,做好每一款酱汁,烹好每一道菜肴......每天都在重复又重复的做同样的事,第一次和第一万次会有不同的感受。”
日复一日的重复中感受到菜品的重点,自身能力的缺点,实践与领悟,似乎是年轻厨师们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