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鸡片,在今天的鲁菜、淮扬菜、京菜、沪菜、川菜菜谱里都有此菜,是以鸡肉和鸡蛋为原料,或炒、或烩、或摊、或冲、或贴,烹制成咸鲜清爽、色白形雅的一道传统名菜。究其渊源,大抵先是在北方出现,逐渐传到江南地区,后才进入川渝的。
芙蓉鸡片菜名中的“芙蓉”,有水木红白之分
各地以芙蓉为名的菜点非常多,除了芙蓉鸡片外,还有芙蓉肉、芙蓉糕、芙蓉饺、芙蓉蛋、芙蓉肉片、芙蓉里脊、芙蓉海参、芙蓉蟹黄、芙蓉鱼片、芙蓉虾片、芙蓉鲜贝、芙蓉虾仁、芙蓉豆腐等等数十种。芙蓉有水木之分,古时菜名中的芙蓉多代指水芙蓉荷花,取其洁白高雅、细腻嫩滑之义,又有出淤泥而不染之风骨。
上述芙蓉菜肴基本都属于水芙蓉之“白芙蓉”范畴,唯一一个例外是点心芙蓉糕,它借喻的则是红芙蓉,清代记录北京风俗的《燕京岁时记》,在介绍萨齐玛时就提到芙蓉糕:
“萨齐玛乃满洲饽饽,以冰糖、奶油合白面为之,形如糯米,用不灰木烘炉烤熟,遂成方块,甜腻可食。芙蓉糕与萨齐玛同,但面有红糖,艳如芙蓉耳。”
水芙蓉-荷花最早的芙蓉鸡来自北方,蛋有讳称
目前可以考证到最早的芙蓉菜式,可追溯到元代,在蒙古医家忽思慧的医食著作《饮膳正要》中,有一道菜叫芙蓉鸡,其主料除了今天普遍的鸡肉和鸡蛋外,还有羊肚肺、红萝卜、栀子、杏泥等,其做法是:
鸡儿(十个,熟攒)、羊肚肺(各一具,熟切)、生姜(四两,切)、胡萝卜(十个,切)鸡子(二十个,煎作饼,刻花样)、赤根芫荽(打糁)、胭脂栀子(染)、杏泥(一斤),右件,用好肉汤炒,葱、醋调和。
从原料来看,为典型的北方菜式,而且最后的成菜色泽应该比较丰富。其中的鸡子就是鸡蛋,对“蛋”的讳称在北方是一个普遍现象,一直持续到近代老北京菜名中,“蛋”都被不同的字词进行了替代,比如鸡蛋叫做鸡子儿,皮蛋叫松花,炒鸡蛋叫做摊黄菜、炒白果儿,煮鸡蛋叫窝果儿,鸡蛋炒肉叫做木须肉,是由形似金黄桂花的木犀肉演变而来,煮鸡蛋汤叫甩果儿,这也体现了社会意识形态在饮食文化中的渗透。
辽参芙蓉蛋明代江南的芙蓉蟹,竟然要放花椒
在明代,宋诩的《宋氏养生部》也出现了一道叫芙蓉蟹的菜式,其做法是:用蟹解之,筐中去秽,布银锡砂锣中,调白酒、醋水、花椒、葱、姜、甘草,蒸熟。
里面虽然没有用到鸡蛋,但有趣的是用到了花椒,不仅芙蓉蟹如此,该书其它许多菜品也用到了花椒。宋诩是明代松江府人,即今天的上海人,后随父常住北京,并在外地当过官,书中辑录菜式多为苏沪和京师风味,为今天研究花椒的应用演变史提供了很多线索。
清代芙蓉菜点多,成都始有芙蓉开
到清代时,以芙蓉命名的菜点就比较多了,在《筵款丰馐依样调鼎新录》中就记录了芙蓉燕窝、芙蓉鱼翅、芙蓉鱼肚、芙蓉结桂、芙蓉鲫鱼、芙蓉洋菜、芙蓉豆腐、芙蓉双凤汤、芙蓉蛋、芙蓉五福汤、芙蓉肉等十多款芙蓉菜肴。袁枚的《随园食单》也有芙蓉肉、芙蓉豆腐两品,并有详细做法,不过其芙蓉是由浆糁和豆腐来体现。而《调鼎集》中的芙蓉豆腐衬火腿已经是宫廷筵席中的大菜了。
芙蓉虾仁川内最早出现芙蓉菜式是《成都通览》,里面记载了芙蓉燕窝、芙蓉豆腐、芙蓉糕、芙蓉饺等四款芙蓉菜点,从其极简表述制法来看,与《调鼎新录》有些类似,都是用蒸鸡蛋来体现芙蓉风貌。
民国芙蓉鸡片,菜谱出江南,菜品出京鲁
以芙蓉鸡片作为正式菜名,现能找到最早的是民国元年(年)的一张菜谱,可以说是今天江南地区芙蓉鸡片的鼻祖,其做法是:
鸡胸肉二汤匙、鸡蛋白四只、菱粉四平茶匙、鸡汤四汤匙、盐四分之一茶匙、猪油四汤匙。将鸡胸肉斩至糜烂,把鸡蛋去黄留白,打匀,调进鸡胸肉,加入与鸡汤搅和之菱粉及盐打透,即把油锅烧热,将鸡之混合物倒入,炒十数下或至蛋脱生即可盛起,上席时洒上熟火腿屑也可。
此单不仅有芙蓉鸡片的详细做法,还有各种原料的具体用量,手法是炒,成型约摸是茸状,火腿屑的加入使其具有明显的江南风味,今天川菜名菜雪花鸡淖与其有几分神似。
江南芙蓉鸡片同期的北方,梁秋实曾在书中记载了民国十五年(年),在北京东兴楼吃芙蓉鸡片的情节,该店的做法是把鸡胸肉剁泥,加蛋清拌匀,入油锅摊成大且薄的片,起锅时加嫩豆苗点缀,最后洒上几滴鸡油。这种入油锅摊片后烩制的做法是典型的北方手法,除芙蓉鸡片外该店尚有芙蓉虾仁、芙蓉干贝、芙蓉青蛤等名菜,可见当时芙蓉菜在北方已经非常成熟。如果按东兴楼的开业时间来看(年),鲁菜芙蓉鸡片出现时间应比江南更早,只是上海先出现了此菜的菜谱。
直到上世纪80年代,延续了东兴楼特色的萃华楼,都还有一道芙蓉鸡片的姊妹菜翡翠芙蓉鸡片,其做法是:鸡脯肉剁茸,荸荠去皮煮熟剁成泥,黄瓜剁成碎末。将鸡茸和荸荠泥入大碗,加蛋清打散,加葱末、姜末搅匀成鸡糊。锅内下花生油烧至四成热,用小勺将鸡糊甩入油锅,鸡糊遇热成片状浮起后,再用小勺翻个,捞出滗油。锅内下鸡汤、料酒、盐,淀粉加水调成稀汁,待汤烧开后将稀汁倒入,搅匀,随即放入鸡片翻炒,撒上黄瓜末,淋几滴鸡油即成。
翡翠芙蓉鸡片川菜芙蓉鸡片和芙蓉肉片
川菜中的芙蓉鸡片出现在上世纪60年代,同时出现的还有一字之差的另一道名菜芙蓉肉片。
当时芙蓉鸡片的出品单位是重庆民族路餐厅,其做法是鸡脯肉去筋、去皮、捶茸,加鸡汤调散,再入蛋清、盐、水豆粉拌匀后,沿锅边倒入热猪油锅,使鸡茸浮于油面,油烧开后冲起来时,即将鸡肉连油一起倒入漏瓢,滤去猪油。再将盐、胡椒面、水豆粉、鸡汤兑成滋汁,锅内下少许猪油,下葱、姜、火腿、冬笋、冬菇、豌豆尖稍炒,再下冲好的鸡片,烹入滋汁,迅速炒转起锅。
芙蓉肉片出自成都芙蓉餐厅,其做法是鸡蛋清加冷高汤打匀后,上笼蒸熟为白芙蓉备用;以酱油、盐、醋、白糖、湿团粉、高汤兑成滋汁。另将鸡蛋清加团粉和匀,猪肉片加胡椒面、盐、料酒拌匀后腌渍十分钟,再将蛋清团粉倒入肉碗,使其全部包裹肉片。锅置旺火烧热,下猪油少许后端离火口,左右转动使油布满锅内。将肉片展开,一面粘上面包粉贴于锅内,待肉片全部贴好后,持锅在旺火上来回移动烘烤一分钟,肉片着锅面呈金黄色,能随锅活动时,将另锅烧至大冒烟的猪油倒入,并把锅端起来摆动一下,让油淌到贴在锅边的肉片上约两秒钟,滗去余油,摆入盘中。旺火烧锅至冒烟,下猪油、加葱姜蒜丁煸两秒钟,烹入料酒和兑好的滋汁,迅速搅几下,烧沸后淋在盘中肉片上。最后从蒸笼里取出蒸好的白芙蓉,用调羹分别舀在肉片上即成。
川味芙蓉鸡片川菜名菜芙蓉鸡片和芙蓉肉片,仅一字之差,但做法却大相径庭,前者以鸡肉为主料,采取冲、烩的手法,菜品从整体上体现芙蓉风味。后者则是以猪肉为原料,用贴、烩的方式,把蛋清作芙蓉单独点缀其中,同时两者都又体现了川菜的味道精髓。
此外,当年的芙蓉餐厅还先后创制出一系列以芙蓉命名的菜肴,不过这时的芙蓉菜,除了体现水芙蓉的特点外,还额外增加木芙蓉的特色,因成都以芙蓉花名之蓉城。
八方自食一桌菜,一朵芙蓉开神州
从这些芙蓉菜点可以看到,中国的传统饮食既有充饥果腹之功,也有借物言志之效,历史悠久,一脉相承,鲁粤苏川,南北东西,各地饮食相互渗透、相互借鉴,既有共同之处,又有明显的地方特色,一菜如此,一个菜系亦如此,精彩纷呈,精妙至极。
(全文完)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仅供示意
转载请注明:川味龙门阵(即川味文化)
金针芙蓉鸡片#百城百味#
看川菜老传统,听川味龙门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