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依旧是“跌宕”的一年,新商业项目扎堆开业、旧商业积极寻求出路、商场面临关店潮、不少新品牌又逆势狂奔.....这些无一不在反映着行业之变与商场沉浮。
随着年各大商业项目销售业绩的出炉,行业态势也明朗起来。
那么现在的消费者,都喜欢逛什么?位居全国销售TOP的“店王们”,又能给到我们哪些商业启示?
本期,我们就基于年全国商业项目销售额排行榜以及常变常新的市场环境背景下,深入到消费者的切面,从商业头部品牌的趋势变化中寻求行业的“风向标”。(文末附件:年全国商业项目销售业绩一览表)
1
年“店王们”展示了如何的行业光景?通过对现有已公开商业项目(涵盖购物中心、百货、奥特莱斯)销售额进行盘点后发现,不少项目年度销售业绩较前年增幅喜人,还有不少近几年的新开业项目也跻身榜单之中。1.全国业绩TOP3与百亿商业北京SKP、北京国贸商城、南京德基广场的“铁三角”稳居商业销售额第一梯队,销售额均突破亿大关,且相比前年的业绩有20%~35%的同比增长。其中,北京SKP以近亿的业绩蝉联榜首。业绩达一百亿以上的还有10家,包括上海国金中心IFC、上海恒隆广场、武汉武商MALL、深圳万象城、上海环球港、杭州大厦、广州太古汇、成都IFS、西安赛格国际、成都远洋太古里。1.购物中心占据主力在这些店王中,购物中心占绝对主力,百货、奥特莱斯入榜不多,但成绩也可圈可点。其中上海青浦百联奥特莱斯以55亿问鼎年全国奥特莱斯一类的店王榜首。2.商业项目销售额较于去年整体提升态势整体上,年的销售额同比年销售额实现正向增长,不少商场还实现了双位数增长,其中上海国金中心IFC、上海恒隆广场、武汉武商MALL实现正向增长超50%。3.头部企业成绩出众,领头行业发展从开发商和运营商层面来看,基本上属于熟悉的头部商业地产企业,像北京华联、德基集团、华润、武汉武商及港资企业新鸿基、恒隆地产、九龙仓、太古等实力商业头部企业。2
全国“店王”项目北京SKP北京SKP,原名“北京新光天地”,是台湾“新光三越”和“北京华联”在7年联手打造的高端商业项目。北京SKP保留着保留满铺式的“档口”、和“按品类分楼层”的百货布局,品牌与店铺设计的结合也让场内消费氛围得到了迭代提升。此外,主打沉浸式体验和年轻化选品的SKP-S与仅一街之隔的北京SKP形成有效互补,笼络了一批追求购物体验的年轻消费者,为北京SKP稳坐业内领先位置强力加持。武汉武商MALL年,武商MALL销售规模突破亿元,国际名品华中地区销售总量位列第一,其中化妆、女装、男装、黄金珠宝四大品类销售均位列全国商业体零售第一,“华中第一商圈”的地位牢牢稳固。在首店、首展的招商运营上同样精彩。据统计,年,武商集团共引进家首店、场首展,吸引RogerVivier、Qeelin、LaPerla、法儿曼、格拉苏蒂原创、柏莱士、巴奴火锅、孔雀川菜、M-stand、乐凯撒披萨、甘食记华中等首店入驻,有力提升城市商圈的国际、时尚能级。空间场景升级上,武商打造了一些网红打卡点吸引消费者专程前来打卡。广州太古汇广州太古汇年销售额为亿元左右,是太古地产进军内地首个商业项目,也是汇系列落地的第一个作品,云集LV、Hermès、CHNAEL、Dior、PRADA等国际一线奢侈品牌。年在品牌调改上同样出色,新引进进品牌33个,其中20个品牌是首次进入广州。上海恒隆广场恒隆地产在内地布局了11个项目,其中上海、沈阳有2个,济南、天津、无锡、大连、昆明、杭州、武汉9个城市各一个,杭州恒隆广场预计在年起分阶段开业。上海恒隆广场年的成绩最为亮眼,销售额是集团所有香港商场总和的2.7倍,无锡、昆明恒隆的销售总和已超香港,新开的武汉恒隆也有赶超之势。在过去一年里,上海恒隆广场同样致力于首店引进、品牌调改与升级,如引进了LANVIN、ALEXANDERMCQUEEN、LaModa等品牌,租金收入中占比也进一步提升至86.01%。在会员运营层面推出了「恒隆会」的商场会员制度,消费者可以享受「HOMETOLUXURY」的尊享体验。南京德基广场南京德基广场位于南京第一商圈新街口,主打高端奢侈品路线,汇聚LouisVuitton、BVLGARI、Hermes、Dior、GUCCI、CHANEL等众多国际一线品牌。正在建设的德基三期通过下沉式广场与德基一期、二期地下商场相连,同时通过空中连廊实现地上的空间连通,将形成“三足鼎立”的商业氛围。第三期将更注重结合周边城市空间环境,优化公共广场空间设计的同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