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振宇凭什么说成都最能代表典型中国

朋友们,年已经迎来尾声了,眼看着新年的钟声敲响,大家准备好如何跨年了吗?

在成都,选择实在太多了,你可以去看一场演唱会,去逛一次市集,吃一顿仪式感满满的火锅……又或是,解锁全新的跨年方式——

在开始跨年倒数前,与这座城市一起,听一场干货满满的演讲。12月31日,得到App创始人罗振宇将如期赴约,开启「“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成都站:“原来还能这么干”」。

摄影/王效

说到罗振宇「罗胖」,大家应该不陌生了。过去六年以来,他一直坚持在不同的城市举办跨年跨年演讲,已经去过北京、上海、深圳、武汉四座城市,而第七年,他来到了成都。本已经准备好的现场演讲本着非必要不聚集的原则已改为线上,届时,他将面对个空座位,奉上一场特殊的跨年演讲。

为什么选择成都?当「罗胖」把这个问题抛给自己时,他想了很久,最终得出了一个答案——

成都的两个关键词:幸福烟火与斗志昂扬,使得它最能代表典型中国。

01/

当我们回望这座城市的历史时,

看见了一个维系多年,「不散摊子」的共同体。

想要解锁成都,第一步,便是回望这座城市的历史。而当我们尝试着触摸它的肌理之时,会发现一个深厚绵延的时间刻度。

拥有年文明史与年建城史的它,博物馆数量达家,其中非国有博物馆家。

我们虽无法亲历过去的时空,但却可以走进博物馆,通过会「说话」的文物,见证深藏在这座城市所孕育的灿烂文明。

成都博物馆,图源/成都博物馆

又或是,走进它的大街小巷,在更加活态的街道「博物馆」里,感受历史遗产为这座城市留下的鲜明印记。

那么,「典型中国」的内涵到底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就「典型」来说,这座城市的历史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Q:从历史维度来讲,成都的「典型」体现在哪里?

在罗振宇看来,首先,一些一线城市、沿海城市,虽然光彩夺目,但它们并不是典型中国的代表。或者说,它们能代表近几百年来的中国。

而成都呢?年的城市文明史、年的城市建设史,成都一脉至今,“城址不变,拓而不迁,城名不改,美誉不断”。这是中国历史上的唯一,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

在这里,能看见各个时代的文明。比如,位于成都市区西北部的金沙遗址博物馆,代表着古蜀文明的辉煌,其出土的太阳神鸟金箔成为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标志。

摄影/金沙志愿者张艳拍摄

古蜀文明之后,大一统的秦国将成都变为治理蜀地的中心,由此而建成史无前例的超级工程都江堰,从此成都平原千里沃野,遂成天府。

东西两汉,乃至三国,成都从未缺席,武侯祠便是明证。作为全国唯一的君臣合祀祠庙和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及蜀汉英雄纪念地,这座享有「三国圣地」美誉的博物馆,每年都迎接着无以计数的「三国迷」。

摄影/陶轲

及至盛唐,王勃来了,卢照邻来了,李白也来了;就算盛唐已过,乱世中华,成都也能为落魄诗圣杜甫提供安身之处,正是在杜甫草堂,他写就了关于成都的不朽诗篇,“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Q:「典型中国」有着怎样的内涵?它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罗振宇谈到,过去这几年,我们把理解世界的目光,更多地投入到中国内部。中华文明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庞大的疆域内、持续数千年保持一个「不散摊子」的共同体。所以,寻找「典型中国」,既不能立足于中原,也不能着眼于沿海,而要看,哪里最能体现中华文明「不散摊子」的韧性的一面。

在过些时日,杜甫草堂的红梅即将开放,摄影/曾琦

Q:所以说,成都体现了这种「韧性」?

罗振宇认为,成都不仅是这种韧性的体现,而且一边「承受」,一边「吐纳」。说它「承受」,因为它每每是民族危难之际的大后方;说它「吐纳」,因为它也是中原面对西域和雪域的最前沿。

成都平原,以其独有的节奏,温和地成就着中华文明的新陈代谢。中华文明的力量,不仅在于它的古老、绵长,更在于它缓慢而坚定的拓展。正如赵汀阳老师所说:“如何形成一个具有难以拒绝的诱惑,且一旦加入就难以脱身的博弈游戏......创造了作为方法论的中国。”

02/

当我们描摹这座城市的日常时,

发现「像成都人那样生活」,正在解锁幸福生活密码。

从历史回归当下,成都人的生活又是怎样的?

红白鸳鸯里沸腾着麻辣鲜香,天府绿道串联起绿意盎然,街头咖啡馆散发着咖啡的醇香,阅读空间亮起思想之光……

成都,一座连续12年摘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冠军的城市,「像成都人那样生活」,正在这里串起幸福生活的密码。

YOU成都重回街头·春夏城市流动咖啡车

都说成都人享受着令人向往的「安逸」生活,但在「罗胖」看来,在「安逸」的表层下,还藏着「效率」和「生活」的双重变奏和无缝衔接。

那么,成都人的日常生活里又藏着怎样的「典型中国」?它赋予了这座城市怎样的个性?

Q:我们常常听见有关「像成都人那样生活」的谈论,这是否也是「典型中国」的表现?

罗振宇在他的演讲预告中提到,其实早在20年前,成都就成了「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这和「像成都人那样生活」一样,都从一种更加日常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成都能够代表典型中国的理由。

20年来,「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这句话不断回响、震荡,以至于每当中国人追问「什么才是一座好城市的样子?」的时候,成都往往成为答案。

摄影/李厘

当然,同时成为答案的,还有成都的火锅、川菜、茶馆、舒缓的生活节奏和不断创新的城市特质。

Q:在成都,「效率」和「生活」之间的关系怎么理解?

罗振宇认为,这几年,我们能够分明地感受到,中国的时代主题正在发生切换。

其中一项,就是从「唯经济增长」切换到「美好生活」。经济增长是亢奋的,而美好生活则是日常的;经济增长是单一维度的,而美好生活则是丰富多元的;经济增长是可以用数据衡量的,而美好生活则必须是用心才能感知的。所以,成都,作为中国式美好生活的符号性城市,承担着给这个时代提供灵感的使命。

宽窄巷子一栋建筑屋檐下雕刻的龙,摄影/王勤

作家奥利弗·波克曼曾经反问,「效率」是越高越好吗?“生活中最令人感到充实的方面,从定义上来说一定是效率低下的。或者至少是无关效率的。”但是在成都,我们却能看到“效率”和“生活”的双重变奏和无缝衔接。

Q:那么,这种双重变奏和无缝衔接具体是如何表现的。

罗振宇举了几个例子,比如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之下,成都的12条地铁线与长达公里的各级绿道同生共长;天府国际机场的激荡融合与公园城市的优雅闲适各安其分;交子大道的消费场景与宽窄巷子的传统文化相得益彰;只争朝夕的奋斗者与悠闲自得的生活美学家各得其所……

看雪山的人摄影/嘉楠

从这个意义上说,成都也是中国这个转型期的典型代表,也成了「宜居宜业」的代名词。

03/

当我们触摸这座城市的脉搏时,

感受到了蓬勃的活力,正在这里塑造着「宜居宜业」的城市温度。

今年9月,《求是》杂志公布由国家统计局提供的《经济社会发展统计图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超大、特大城市人口基本情况》,数据显示,成都常住人口突破万,城区常住人口达万,成为全国新晋「超大城市」。

前不久,来自智联招聘联合泽平宏观的《中国城市95后人才吸引力排名:》报告显示,成都对95后集聚程度高,在95后人才吸引力榜单中,排名全国第七。

梵木创艺区,图源/梵木创艺区

明显,在成都不断变胖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人,来到了这座城市,留在这座城市,构成了一个庞大的「蓉漂」群体。

那么,对于「蓉漂」来说,这座城市到底有怎样的吸引力?显然,这也是它作为「典型中国」代表的理由之一。

Q:都说成都「宜居宜业」,宜居我们已经了解了,「宜业」体现在哪儿?

罗振宇曾讲过今年4月他在成都的一段经历。他拜访了当地一位很成功的创业者,当时,同去的朋友就问这位朋友什么要在成都创业呢?言下之意:成都嘛,休闲之都啊,生活节奏偏慢的,在这创业会不会在效率上受损失呢?

这位创业者就说了,当年刚开始搞产品研发的时候,十几个人租了成都江边的一所房子,在里面干活,也在里面吃住,相当于中国版的车库创业吧。仅仅第一代产品研发就用了一年半。

他说,回想当年这段经历,幸亏是在成都。要是在东部的那些大一线城市,一年半什么也干不出来,可能队伍早就散了。但是在成都呢,大家都有一份笃定,反而成就了现在的公司。

可见,帮自己加油的环境和帮自己刹车的环境,同样重要;让自己看得更多更远,和让自己更多地只看到眼下和当前,也同样重要。

明堂创意工作区,图源/存在建筑-建筑摄影

Q: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来到成都?

这几天,罗振宇和同事一直在成都郊区的一个宾馆里闭关,为跨年演讲做准备。他们会专门找一些外地来成都工作的朋友来聊天。问问大家对成都这座城市是什么感觉。有一个答案令他挺意外,同时也侧面回答这个问题。

那位朋友讲,很多人看重的是成都的吃喝玩乐和所谓慢节奏的生活,但是想过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吗?是没有那么多鄙视链。

西村大院

在其他一些城市里,人和人的关系往往是通过各种鄙视链,比如财富、地位、名望、品味、颜值等等构建起来的。而成都呢,历史上的九次大移民构成的城市,严格地说大家都是外地人。又因为没有多少天灾和动荡,生活相对富足,所以,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松弛,没有强烈的鄙视链关系。

那位朋友还说,要是想在当代中国看到《论语》里面描述的那种良好的中国人的样子,那就来成都吧。

●●●

一边是幸福烟火,一边是斗志昂扬。

「罗胖」说,成都能够代表「典型中国」,其实还有很多很多理由——

当我们要为中国找一张世界级的名片的时候,还有比成都的大熊猫更合适的吗?

当我们要为现代商品经济寻找中国传统根系的时候,还有比在成都首创的「交子」更合适的吗?

当我们要找一种既有烟火气息、又有传承脉络、既可登大雅之堂,又泽被苍生大众的中国文化符号,还有比「川菜」更合适的吗?

既然很多问题的答案都指向成都,今年「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便来到了成都。

跨年演讲主题——「原来还能这么干!」。

他想用这个句子所内含的惊讶表情,向成都致敬,向这个时代致敬,向所有为挑战性问题提供了卓越答案的实干家致敬。

那么,12月31日,跨年之夜,我们线上约。

·

●●●

来源

罗辑思维

编辑丨小都

封面摄影丨喻家俊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3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