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师授人技艺,
为父塑人品性,
师父,
既包含为人、为业两方面传教,
也包含恩人、亲人两方面感情。
从两件事谈起
前段时间,网上流传一段上海某酒店小厨师被欺侮的视频,视频中一位年轻厨师,被人不停地扇耳光,嘴巴被硬塞入大块状物体,并被强迫把头伸进垃圾桶…虽事已过两月余,但至今仍如鲠在喉。
不论那几位是同门关系、师徒关系,或仅是同行关系,就其言行举止看,只能说是非人关系,一方丧失了做人的起码尊严,一方则丧失了为人的基本品性。
这两天还想起了十多年前的一个老段子,一位青年厨师去给新拜不久的师父行礼问好,师父是成名已久的大师,但面对这位新收的徒弟,大师竟作不认识状,三言两语打哈哈,左顾右盼而言它,师徒相见不相识,此时有师似无师。
这两件事,我认为一个是为厨之品性缺失,一个是为师之情意淡薄。此时再提,并非要干喊几句道义良知的口号,而想借此谈一谈,传统厨行原本薪火相传,弥足珍贵,但现今却朦胧变味,渐行渐远的师徒关系,是否需要继承,该如何继承。
从川帮祖师詹王说开去
中国的传统文化很注重思想、知识、技艺、技能的师承,不管是形而上的儒道杂墨,阳春白雪的琴棋书画,还是接地气的吃穿住行,拜师学艺,教学传承,都是天经地义。
从各行各业的祖师爷开始,绵延生息数千载。儒之宗为孔仲尼,道之端为李伯阳,治丝出嫘祖,耍刀出关公,中医是扁鹊,建筑是鲁班,茶有陆羽,酒有杜康,不同地区甚至还有各自的祖师爷。
川菜也有自己的祖师。早年成都饮食业分为燕蒸、饭食、腌卤、面食等帮口,燕蒸帮为其较大者,供奉詹王为祖师。
各地都有詹王的传说,川菜流传的版本说他本是御厨,皇帝问他天下什么最好吃,他从厨师的角度认为百菜皆须盐,说盐味最美。但皇帝却以为他在戏弄自己,于是推出斩首。
后来御膳房的其他厨师,得知詹师傅因盐丧命,便不敢在菜中放盐,皇帝吃了几天的无盐饭菜后,食欲不振,身心疲惫,当御医告诉他是缺盐所致时,才恍然大悟杀错了人。不过这位皇帝也算开明,追封詹师傅为王,并将其错斩詹王的农历八月十三定为其忌日,广为纪念。
武行祖师关二爷祖师文化蕴涵的传统精神
不用去考究传说的真假,毕竟传说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何况这还是非常正能量的传说。从传说中,我们至少可以看到詹王的两个优秀品质,一是为人之真诚,才会道明事之原委,二是为厨之精专,方能把握味之真谛。
厨师的第一身份是人,其次才是厨师,先要有人性,才能有厨性。
我想这就是为何川帮要奉詹王为祖师的缘故,与其说是以人为祖,不如说是以“真、诚、精、专”作为精神归宿,做一个真实诚信的厨人,做一个精调专烹的厨师。
以前的川菜师父收徒,徒弟不仅要给师父磕头行礼,先还要给詹王顿首上香,为的就是把这份代代师承的为人为业操守,第一时间灌输给徒弟,同时也提醒自己:厨师这行,是有规矩的,首当其冲就是“既诚且精”。
相较于今天长篇大论的职业规章制度,以及事无巨细的厨房管理办法,真正的传统汉字,为厨之道,“诚、精”二字足矣。
从师父到师傅,变味的传统师徒关系
师父和师傅,两个很古老的汉字词汇,“师父”较早现于《春秋左传僖公二十四年》:“王使简师父告于晋,使左鄢父告于秦”。“师傅”较早现于《鶡冠子道端》“信者,君之教也,圣人者,君之师傅也。”
两者均有尊称老师之意,也有敬称僧尼、道士之意,但师傅在古时还有高阶官层的背景,今天逐渐演变成形容有专门技艺的人。相较而言,厨行中“师父”的亲近感更强,表述更精准。传统师徒关系,徒弟称“师父”而非“师傅”,既有师之教授之恩,又有父之关爱之情,尊重的意味更浓,关系更亲密。
可能有人会说,都现代社会了,还在老古董上咬文嚼字,未免小题大做。我想说的是,汉字并不是像一些人认为的是语言的附属工具,或者是记录历史的工具。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承载,且是至今仍顽强存活的极稀有的承载,每个汉字都是传统文化的体现。
为师授人技艺,为父塑人品性,一声师父,包含了为人、为业两方面传教,也包含了恩人、亲人两方面感情。
川菜名师张松云授艺中川菜老师徒们的趣事
传统川菜行业,很多人都是在十几岁就背井离乡,外出拜师,学艺谋生。先是在厨房干脏累杂的活路,可能也会受老人们的责难,甚至还会经受师父设计的非常规考验,只有眼勤手快、吃苦耐劳的人才会得到师父认可,并成功拜师。像蓝光鉴、廖青亭、罗国荣、周海秋、曾国华、徐德章这些名师,都是在十二三岁时拜师,这样一步步过来的。
拜师后一般学徒三年,学成后再免费帮师家两三年,方能出师。此后,如果不是因犯了原则性问题被逐出师门或两人断绝来往,这种师徒关系会终身有效。
川菜名师黄少清师徒川菜名师陈海清,在五十多岁的年纪时,都还曾因为下料顺序没对,挨过师父黄少清的教训,而且是当着众人的面,用汤飘敲他的脑壳。尽管师徒二人在对味的理解上有争议,但陈海清仍然当面认错,以尊师教。
据早年车辐老先生记载,名厨张雨山,曾在茶馆里摆他的师父罗国荣的龙门阵,声情并茂,娓娓道来,罗国荣性格、经历,颐之时的传奇、轶闻,就像是在讲自己老汉儿的点点滴滴,让人感同身受。
师徒间不仅有亲情、有严厉,同样也有乐趣。
川菜名师史正良,就发生过受师父“指使”,到树上与河坝找海参的趣事。据当年史正良回忆,师父告诉他川菜有很多海参名菜,但他不晓得海参是啥原料,师父就给他说海参是长在树上的,让他去树上找,找了一圈回来说没得,师父又让他去河坝头找,找了一圈,还是没得。师父看他诚心,这才亲自教授。
传统川菜金钩瓜烹正是一代代老师父和徒弟们的共同努力,传统川菜才能前赴后继,为食客奉献一道道经典菜式。
餐饮界流曾传着一句话“教会徒弟,饿死师父”,说师父不会把所有技能都传授给徒弟,总会“留一手”。我想如果这是实情,未必是坏事。
从另一个角度看,正是师父留的这一手,才给徒弟们留下了发挥想象的空间,才让徒弟们在追求秘笈的过程中,创造出具有自己个性的特色菜品,川菜也才有数千道菜点的盛况。
如今某些机构批量生产出来的流水线人才,尽管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标准,但却丧失了川菜一人一味,千菜千味的精妙。
川菜名师伍钰盛授艺中传统师徒关系的变味
今天,随着传统中餐经营思路的改变、经营模式的改变、经营重心的改变,师徒关系开始合同化、纸面化,原来以传统人伦纽带建立起来的中国式特殊人际关系,变得“简单直接”,不仅从“师父”到“师傅”的字面转变,还有从“亲恩”到“名利”的实质转变。
一边是徒弟们在抱怨,“拜大师要给红包,给少了别个根本不睬你”,“大师没啥子真本事,成天只晓得吹牛皮、冲壳子”,“师傅啥都不教,一天到黑只晓得打麻将,根本不管徒弟”,“他只收大酒店大厨师当徒弟,好给他上供,帮他抬身价”。
另一边则是师傅们在叹息,“现在的年轻人,不求上进、不务正业,干不到几天就想转行”,“以前是徒弟求着拜师,现在是师傅求着徒弟学好”,“刚学点皮毛就认为你不如他,半壶水不到就想出去打天下,膨胀得很”,“他来拜师目的很明确,就是借我的名气去赚钱”。
类似的情况不仅在川菜界存在,在整个中餐行业甚至许多传统技能领域,都或多或少存在,传统师徒关系的变味,是导致匠心匠人缺失,造成传统技艺断档甚至消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川菜名师陈松如授艺中从根源入手,
补缺传统文化,重塑优良传统。
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已为后世树立了“有教无类”的教学观,勾画了师徒关系的最好状态“教学相长”,同时也在与颜回、子贡们的互助互爱中,演绎出经典的孔门师徒关系。而他的弟子们,也在践行“藏,修,息,游”为学之道的过程中,形成学修兼具,劳逸结合,游乐相间的孔门教学情趣。
这不仅是孔子和弟子们给儒家学派留下的优良传统。
几千年来,这种传统的教学观念,不仅体现在中国传统知识教育体系,在技能传授领域的影响同样深刻,所以才有了那么多值得欣赏的师徒关系、师门关系,正是这种特殊人际关系的确立,才让传统文化有了传承的基础条件,才使得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在一代代师徒传承下,璀璨千年。
在信息化、科技化、智能化的当今社会,在科学理论、方法、工具盛行的现代化餐饮厨房中,有必要将先进的理念进行吸收和创新,但更有必要的是,先把中国餐饮本身具有的优良传统捡起来,将传统文化的精髓恢复起来,正其根源,定其脉络,让刀光火影多一份人情,让酸甜苦辣多一份人味,只有这样,积淀了几千年的中华饮食文明,才能继续闪耀于世界美食之林。
(全文完)
传统川菜坛子肉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仅供示意
转载请注明:川味龙门阵(即川味文化)
#百城百味#
看川菜老传统,听川味龙门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