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古称“巴蜀大地”,简称“川”,它的身份十分特殊,是我国唯一以数字命名的省份、我国唯一长江、黄河均流经的省份、我国唯一一个拥有5种地形的省份,高原、山地与平原、丘陵、盆地在这里和谐共生。四川之大大到20个地市装不下,它的地市划分与广东一样,在全国范围内为数最多,一不小心车牌号就把26个字母全部用光。
而关于四川的得名则也是耐人寻味,这里的“川”并不是山川,也不是河流,而是北宋时期将地处四川盆地一带的川陕四路划分为益州路、梓州路、夔州路、利州路,合称“川陕四路”或“川四路”,而之后简称的“四川”正是得名于此。四川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很容易让人想到的是古老而神秘的三星堆遗址,今天我们来说说四川境内一座因豆瓣闻名遐迩的千年古县。
它地处成都西北部,都江堰的自流灌溉区之首,地势平坦加之河流众多、土地肥沃,是成都难得的上佳风水之地,也成就了“水旱从人,时无饥馑”的美名。郫县也就是今天的成都市郫都区,它因“杜宇化鹃”的传说而雅称“鹃城”,郫县古称“郫”,“郫”字带给我们很多关于古人迁徙的神秘线索,作为绝无仅有的专属地名,“郫”仅仅出现在这片土地上,放眼国内再无第二。
“郫”字从字面上看本意指的是地势较低的地方,这里曾是古蜀国的都城,距今两千七八百年前望帝杜宇和丛帝鳖灵先后在此建都立国。秦灭巴蜀之后的公元前年,在巴蜀之地实行分封与郡县制,建立统一的行政区。以郫邑为郡县,称为郫县,郫县的建制便由此而始。郫县也成为仅次于成都、巴蜀大地第二个设县的地方以及第二个修城的地方,与成都拥有同样久远的历史。
关于“郫县”名字的由来还有一种说法是秦统一巴蜀时,当时在成都平原西边活跃着一个羌氐系统的古老民族,他们把这片区域称为“郫”。在秦统一六国后在全国范围内同文书,相当于用汉字将这里的地名做了翻译,写成了这个“郫”字。
虽然郫县有着两千多年历史存在感,但一说起它,人们首先想到的还是郫县豆瓣和与之相关的川菜馆。原来多年前,一名陈姓福建人跟随着“湖广填四川”的大军,不远千里来到了他们此行的目的地——四川郫县。彼时的四川经历连年战乱的洗礼人口锐减,百废待兴。
这个年轻人似乎天生悟透了“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道家智慧,教导后人勤勉静待时机。在发现“新四川人”对辣椒的喜欢与日俱增后,陈氏的族人巧妙地将胡豆与辣椒混合制成了全新的调味料用以佐餐,人们食用之后胃口大开,很快就出现了街头巷尾口口相传的“郫县豆瓣酱”。
之后经过逐步完善,耐于保存的郫县豆瓣酱横空出世,为川菜注入了灵魂,也俘获了无数食客的口舌与心腹。从郫邑到郫县再到郫都区,变的是行政区域,不变的是传承千年的悠久文化。
你对千年古县郫县还有哪些深刻的印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