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百米长的华兴街从去年以来开始变身,多了高级酒店和适合年轻人的业态,诸如咖啡馆,文具店,轻食餐厅。
太阳刺眼,街头几辆圆润的彩色餐车,更给人一种在墨尔本的错觉。
稍微有点遗憾的是,老雨田饭店背后的一栋老建筑,不见踪迹了。
大榜曾经写过,当时拍摄的照片,可能是它留在世上最后的几张影像。锦江剧院,依旧在改造。劝业场现在主要扎堆餐饮美食。
吃东西,资格最老的,还是雷打不动的盘飧市。
这一期的百年老店系列,差点点一百岁,我们就去盘飧市吃一吃。创始于年,再过4年,盘飧市就将真正迎来自己的百岁生日。
盘飧市,成都人太熟了,但大多也仅限于——
下午四点开卖的盘飧市包子馒头,冒着高温,婆婆爷爷依旧乐意排队;卤菜一绝,值得专门跑一趟来买,尤其家里来了宾客的时候。
都清楚,未必吃过,特别是盘飧市堂内的川菜。抱着为午饭开发一些新店的想法,有天我们终于进去尝了尝。
题有店名的牌匾高悬于餐厅入口,旁边是“百菜不如白菜好,诸肉不如猪肉香”的对联,墙两侧悬挂的当年的老照片,川剧演员也用餐于盘飧市……
全都给人历史久远的印象,一股文绉绉的烟火气。
盘飧市以卤菜起家,卤菜最负盛名。从拿着簸箕在附近卖卤味的小摊做起,新中国成立后,公私合营的背景下,盘飧市收归国有。
现在的位置,并非盘飧市的原址。
年前后,盘飧市从街对面搬到现在的位置。没过几年,上个世纪90年后初期,摇摇晃晃的二楼拆除重新修整后,才有如今看见的盘飧市格局。
大圆桌,阿姨叔叔辈的服务员,一股国营风扑面而来。曾经有段时间,国营范儿算不得一个褒义词,往往给人服务态度撇,东西不好吃还贵的印象。
我们刚踏入店内,服务员欢迎光临喊得巴巴适适,引导就坐拿菜单,动作灵灵行行。一般餐馆,只要服务员拿来菜单,选啥就全靠顾客自己翻看勾选。
带着任务进店,选完我们此行必点的麻婆豆腐、回锅肉和宫保鸡丁,我们懒得翻看菜单,请服务员再推荐一个汤菜。
服务员阿姨笑容满面,深吸了一口气,便开始报菜名。“酸菜鸡丝饺子汤,竹荪黄瓜汤,竹荪多菌汤,番茄煎蛋汤,蔬菜汤,豆汤酥肉……”
倒不是表演,就是日常操作。这种有仪式感的画风,在现在的餐馆中,还挺少见。
服务员阿姨心里肯定想的是,“未必又是哪个当官的在抽查,想把我考倒?不可能的事”。是真的亲切,且业务精湛。
除了一条干烧鱼,一碟来盘飧市必点的卤拼,一份多菜叶的煎蛋汤,三道最经典的川菜家常菜是我们这一趟的重点考评对象。
麻婆豆腐,砂锅装盛,端上来,四周滋滋沸腾,冒着的小气泡,看得见的锅气,更显得新鲜和诱人。
花椒麻香,味道纯正,
白婵见我瓦的部分没有花椒粉粉,一定要我裹一点。资格的花椒粉粉,硬度适当的豆腐,这样的主材选择,是我们钟爱的麻婆豆腐类型。视觉上看起来油,但入口并不油腻,勾芡收汁恰到好处,
斯威特最被这一点所打动。豆腐+饭,
斯威特连干两碗米饭,就是对盘飧市这道麻婆豆腐最高的认可。很多麻婆豆腐,都流于外形,油和辣椒的滥用,似油泡豆腐。我们要的这道麻婆豆腐,豆瓣的辣味,比想象中的更重,确实很适合下饭。在外地游客面前,也没有妥协,保持了麻婆豆腐应该有的麻辣品格。
回锅肉的最佳伴侣,是莲花白,是辣椒,还是蒜苗?我们要了一份海椒回锅肉。色泽沉稳,大片肥瘦相宜的肉片,卷成优美的弧度。
肉炒成灯盏窝儿,只看一眼就知道,师傅手艺稳,味道不会差。辣椒是尖椒,肉片大致是6分肥肉和4分瘦肉的比例。
第一筷子,主动夹起一片肥肉,
白婵就很满意。润,香,毫不油腻,能让人想再夹一块肥肉的回锅肉,就是优秀的回锅肉。回锅肉的最佳吃法,应该是半肥半瘦的肉,加一些辣椒,一起入口,嚼完咽下,再送一口米饭,令米饭沾走唇齿舌尖余下的每一丝香气。
这道辣椒回锅肉,不太辣,细品带有回甜。老式的川菜,擅长对糖的应用,只撒一点点,提鲜增彩。我还特别喜欢里面的豆豉,颗粒分明,干香中带有豆类特有的甜。
咸度控制得很好的豆豉,其实也不太多见。
相对而言,三道传统菜中,盘飧市的宫保鸡丁略微逊色。
是最为传统常见的宫保鸡丁,干果就是花生,不用腰果替代。花生米脆度奇怪,鸡肉很滑嫩,但勾芡稍微浓稠,有点凝起凝起。
整体偏酸甜味,我觉得醋酸的味道,更胜一筹,有一种醋直接倒进去的直白。就是那种提醒你,我是加了醋的哦,不信你尝,而不是我用醋在调味的深入浅出。
吹风觉得,甜味过于甜,也是很直接的那种甜味。可能是受到土豆儿影响,现在听到“甜”字,吹风也很不舒服。豆瓣鱼还是其他什么鱼?看到干烧鱼,不太容易见到的川菜中鱼的做法,来都来了,我们一致决定,今天的大菜,就是它。
干烧的做法,现在大多餐馆都快失传。鱼初步加工后,两面打上双十字花刀,入油锅炸至两面发硬。另起一锅油炒料,再将刚才的鱼放入加水。
收汁不用芡,直接烧浓稠收汁。上面肉粒,我们姑且称之为浇头,是这条鱼最大的亮点。猪肉粒的油香,和鱼的嫩香,红肉白肉,也可以奇妙融合,相互加分。
肉粒外干里油,依旧肥而不腻。鱼肉没那么出彩,经不起细吃,除了表面那层,里面略微松垮,水分过多,不够入味。可能是因为选择的是草鱼的缘故。
这道干烧鱼,做起来挺麻烦的,耗时。我们点的其他菜,上菜速度都很快,这条鱼,几乎是我们吃到尾声的时候,才端上来。
在盘飧市将近百年的历史中,对外售卖川菜,做川菜的时间算不得久远,大抵始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同在华兴街上、老牌餐馆市美轩的合并加入,盘飧市的川菜才更有底气。
吃完,确实要检讨一下。有名的东西不好吃,国营的态度一般般,都是外地人才吃的……这些在盘飧市都是偏见。一趟下来,还挺欣慰。
发家的卤菜,依旧是盘飧市的金招牌。卤香充满回甘,温和,不燥,没有对厚重卤味的刻意追求。难得地觉得,不蘸海椒面也好吃。
一小碟卤味拼盘,兔肉、排骨等,食材质地的不同,同一款卤味也变幻出细节的不同。历来不爱心子的我,吃了一个,不腥,很弹。
多年前成都人好的那口卤菜,就是这种味道。现在还能吃到,并且普遍觉得好吃,着实不容易。
要不怎么叫老字号,除了味道要得,盘飧市还继承了成都卤菜的正统。民国以前的成都,没有一间正经的专门卖卤菜铺子。
年,廖泽霖在冻青树街开了一间腌卤店,取名厚德祥。冬天卖腌制品,夏天主打卤菜。
从小随父亲经营干杂店,廖泽霖对香料的理解老道,广味和川味各取所长的腌卤,独创的“葱烧法”,备受欢迎。
在年,厚德祥就再开出两家分店。旧时的成都,餐饮分为各大行帮,各专其业,不触及他帮的利益。年,刚刚成立的腌卤帮,廖泽霖便被推选为首届帮董。
这和盘飧市有啥关系?同一年,盘飧市在华兴街成立。创立者之一的牟茂林正是廖泽霖的嫡传弟子。盘飧市的合伙人中,还有悦来茶园的老板冷远峰等人。
彼时的成都,卤菜名店遍地开花,香风味、双合隆、煅炙轩、今盛源,以及上南大街的利宾筵等等。时过境迁,大浪淘沙,现在留下的,盘飧市是其中之一。
可能,盘飧市是成都最早懂营销,知道拉关系的卤菜店之一吧。悦来茶园以前是成都最火的戏窝子,有股东冷远峰在,喝茶看戏之余,是不是可以植入盘飧市的广告?
盘飧市也算得上老牌川菜馆子中,最与时俱进的一个吧。卤肉夹锅盔,进双楠伊藤卖卤菜。除了卤菜,有段时间也卖过面,不断开辟新的类型,也算试出来了。
更想表扬的是,人均性价比,也非常接地气。我们这一趟,以传统家常菜为主,人均50出头。如果再点两个好菜,人均也就七八十。
再更新常去的川菜馆子清单,显然,有盘飧市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