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必定没有一条马路是苍白的,短短的雁荡路被称之为淮海路的后花园,比起淮海路的喧哗自然要清净了许多。一个多世纪以来,这条小马路始终默默地守候着淮海路的朝朝暮暮,似乎是为了让人们在繁华热闹之余有一个相对安静的休憩之地。
雁荡路南起复兴公园北门,北端与淮海中路相接。该路修筑于年,原路基为农田,修筑时北起西江路(今淮海中路),南到顾家宅法国兵营(年改建为法国公园,即今复兴公园),马路也因法国兵营命名为“军营路”。后以法国远征将军的名字改称“华龙路”
年,“华龙路”被正式划入上海法租界。年,汪精卫政权接收上海法租界,将华龙路以浙江省名胜雁荡山改名,“雁荡路”的名字就此保留了下来。
雁荡路82号洁而精川菜馆
洁而精创建于年,至今已经80多年了。
周总理生前的私藏餐厅,他曾经常光顾“洁而精”,对洁而精的“干煸牛肉丝”等菜肴喜爱有嘉。
许多上海文人雅士和教育界名人,如刘海粟、程十发、茅盾、丁玲、瞿秋白、叶圣陶、夏衍、冯雪峰、沈尹默等等,也都喜欢来洁而精。
雁荡路80号中华职教社的旧址
年,著名教育家黄炎培联合教育界、实业界及政界知名人士蔡元培、梁启超、张謇、宋汉章等48人,创立了中华职业教育社,并且在年迁入华龙路(今雁荡路)自建的大楼里。
雁荡路80号还是中国民主建国会总会在沪旧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这里是建庆中学,70年代末,这里是业余大学。
雁荡路69-71号
建于年,比较典型的中式建筑,山墙上装饰也非常讲究。二楼和三楼挑出的阳台用白色的木头栏杆装饰,显得十分清新。
69号曾是陈浩声、吴松声会计师所,71号是张旦平律师才气事务所。
雁荡路56弄
整条街几乎保留了老上海的弄堂形式,其中建于年的“元昌里”最为著名。
雁荡路29号,金雁坊
20世纪90年代末建造的融拜占庭和骑楼式建筑风格于一体的综合商务楼,当你徜徉其间,恍如一脚踏入欧洲某个小镇。
雁荡路28号,中原美发厅,上海滩老牌的国营理发厅,在当年七八十年代,去中原理发,是一种时尚的生活态度,今天依旧深受老克勒的喜爱。
永业大楼始建于年,又曾名杨氏公寓。马海洋行设计,余洪记营造厂承建,钢筋混凝土结构,现代派风格,局部装饰为古典式。
培恩公寓,现为上海市妇女用品商店,公寓大楼建于年,由法商赉安洋行设计,初为法国居民产业,后为孔祥熙所购,
公寓外观采用装饰艺术风格,采用清水红砖装饰立面。
这两幢大楼也是淮海路上仅有的有电梯的老式公寓。
昔日的雁荡路是上海有名的步行街,彩砖铺地,梧桐蔽荫,红色的砖墙,西式的建筑,走在花石板路上,仿佛漫步在法国的小路上。
它好像一个深藏闺中的精致女子,静静的,不张扬的,却透着几分随性与大气。
如今,道路两侧也不见优雅的法国梧桐,取而代之的棕榈树又更新为幌伞枫,假以时日,树冠当如罗伞,只是在这疫情时代这条马路逐渐成了被遗忘在繁华淮海路身后的露天停车场。不过这短短几百米的雁荡路,你依然可以在这里找到当年老上海的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