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记忆中的回郭镇肉合
回郭镇是我土生土长的地方,记得在初中的时候,每周六从六中回家的傍晚,家人对自己的犒劳便是买一两个回郭镇肉合。醇厚清脆的味道总是能帮我解除一周学习的疲劳与束缚。
后来,到郑州大学就学,寝室同学互相介绍。室友们都笑说我家乡的地名好记,因为他们都是吃过回锅肉的,回郭镇便是这道菜的发源地了。我总是不去辩解的,因为没有回锅肉的回郭镇却有我记忆中的另一美味——回郭镇肉合。
记忆中回郭镇大大小小的肉合店少说也有二十多家的,据说每家生意都不错,虎豹肉合,刘记肉合,任建国肉合等等。和所有的街头餐馆一样,窄窄的门庭,简单的批墙,但门面牌子确是最隆重的装潢。墙内一面大玻璃隔开顾客和厨房,厨房内老板就是厨师,老板娘负责算账收钱还兼跑堂。炎热的夏天,几张餐桌总是放在路边,对外宣示着,这里从不拒绝平民的食客。
总是有个愿望,四人一行去吃一次回郭镇肉合。
二、历史中的回郭镇肉合
相传,回郭镇肉合起源于“康乾盛世”的河南府,后经洛巩地区人民的不断尝试、创新,最终确定了适合中原人口感的回郭镇味道。如此,回郭镇肉合是历史的产物,是中原劳苦大众创造力在食物中的体现,它的味道历久弥新。回郭镇肉合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劳动人民。
当夏季的炎热逼近,在铝板厂工作一天的工人们,三五成群的骑着摩托车下班,他们是不着急回家的,总要到肉合店里消遣一段时光,来解除一天的劳累的。在这里,没有彬彬有礼的服务员来斟茶递水,也没有高声大嗓的老板娘的热情招呼,从来都是食客们主动报饭的。
“弄三,三瓶啤酒”。“稍等会”。
标准的回镇方言对答,是老板与食客之间早已达成的默契。
松脆的火烧,刚出炉的猪头肉,配上鲜嫩的黄瓜,淋上调好的蒜汁,充分搅匀,将肉和着菜一骨脑塞进火烧中!肉合拿在手中是一种轻巧的厚实感。大快朵颐的吃下去,再来上一两瓶冰镇啤酒,身体上被铝板压迫的沉重感瞬时消失,路边的凉风出来,难得的惬意与轻松。
从传统饮食来说,回郭镇肉合不过就是一个馍夹肉。但吃的人多了,吃的时间长了,吃的影响大了,自然就吃出了百年历史滋味,吃出中原劳动人民的韵味来。
如今回郭镇肉合已成为“巩义四大名吃”之首,更是走出中华神州,走上了世界舞台。洛杉矶、东京、巴黎、墨尔本的唐人街上都出现了极具特色的回郭镇肉合,的确,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这舌尖上的味道。
这是回郭镇肉合的魅力,更是回郭镇人民的胜利。
三、文化中的回郭镇肉合
外乡人认为回郭镇是个工业小镇,是曾经的假电线基地和现如今的铝板加工基地。君不见,这里却有一种道不尽的厚重文化:夏朝都城所在地,唐朝郭子仪平叛安史之乱的重镇,近代革命军嵩洛军的起家地;翩翩小镇,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急先锋”,使民营企业走在了中国的前列,被誉为“伟大的光明灿烂的希望”。民间传言:“中国两大镇,深圳,回郭镇”,确是历史真实的写照。这里就像是一个父亲的臂膀,看似粗犷,实则细腻的无法想象。淳朴厚重、包容接纳的文化不就是回郭镇肉合的经典形象吗?!
外乡人无法理解肉合对于回郭镇人的精神世界到底有如何深刻的影响,正如他们第一次是难以接受肉合这种食材形式的。他们总是对猪头肉的肥腻望而却步,却又难以逃避朋友的劝说。第一口时,总有一种为赋新词强说愁的为难;等吃得入港,才发现,肥腻的猪头肉实际上是肥而不腻,再配上清脆的黄瓜,两者相得益彰,令人拍案叫绝,渐渐转入为伊消得人憔悴了;等到一个肉合已毕,满口的香味环绕不去,一罐啤酒下肚,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斓珊处的食客们却突然发现,一个回郭镇肉合居然对自己产生了一种绝对的震撼和诱惑,永久的记忆便再也无法抹去。
“回郭镇,我还要再去一次,回郭镇肉合,我还要再吃一次。”这就是外乡人最朴素的表达。
如今,回郭镇的街上一路望去,大小饭店,一应俱全,南风、北味,川菜、本帮,招牌闪烁,绿霓红裳。但我最喜欢的,却还是那夹缝中不起眼的回郭镇肉合店。
作者:孙永幸
编辑:白沙
百度巩义投稿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