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熊猫亚洲美食节收官榜单里看舌尖上的

中国人的“胃口”有多大?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全国仅餐饮收入就接近1.4万亿元,同比增长9.3%,占据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一成以上。与此同时,今年一季度,成都餐饮收入实现.1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同比增幅达21.9%。

数字背后的消费力很惊人。在“舌尖经济”里,不分年龄、不论地域,城市里的每个人都是消费者。当然,地区不同的气候或风俗,塑造了不同的美食,譬如寒冷的北方需要涮羊肉“取暖”,位居四川盆地的西南需要辣椒祛湿。

5月15日至22日,以“食美寻香、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为主题的成都熊猫亚洲美食节,以美食为媒,推进亚洲各国文明对话。在文明碰撞的同时,国际美食家也同台探讨“舌尖经济”。

这场盛大的美食节对于一座被称为“美食之都”的城市而言,无疑是一次与世界融合的机会。就像韩国食文化国际交流协会会长柳贤美在接受采访时说,尽管本土一些韩国菜馆并没有遵照传统的韩国烹饪方法,但韩国菜在成都的市场让人“充满想象”。

舌尖上的经济

成都一季度“吃掉”.1亿元

川菜被列为全国八大菜系之一,作为重要起源地,成都人对吃的热情和专注超过想象。今年一季度,成都餐饮收入实现.1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同比增幅达到21.9%。

作为目前中国人口基数庞大的城市之一,成都的常住人口已经有万人。人口流动大,餐饮消费自然会变多。留住他们的是什么?美食显然是重要原因。

成都熊猫亚洲美食节上发布的《中国大陆城市逛吃指数榜单》显示,成都餐饮企业数量排名全国第三,逛吃指数综合排名全国第四。在中国大陆城市餐饮企业数量排名方面,成都以家企业位居全国第三,城区常住人口人均餐饮企业数量更达到了个/万人。

数量级的增长只是表象。在这里,餐饮的消费力还在升级。年,成都在吃上花掉亿元,同比增长13.7%。而他们对餐饮的消费层级也在提高——根据美团点评《中国精致餐饮行业报告》,年精致餐饮门店人均消费价格同比增长超过10%的品类只有川菜。

而作为旅游城市,成都的夜间餐饮消费也异常发达。据悉,年度成都在美团点评平台的交易额排在第5位,仅次于北上广深。

↑成都熊猫亚洲美食节期间,火锅创意市集现场

外地菜走进来

成都亚洲餐厅数量4年增长8.3倍

源于极具包容性的地区文化,外地菜系在成都亦实现了“突围”效应。

美食节期间,美团点评披露了一组亚洲美食在成都的数据,其中显示:从年末至年末,成都的亚洲餐厅数量增长了8.3倍,亚洲餐厅的日均访问年度次数增长率位列第四。

无论高速增长的门店数量,还是访问热度的增长,背后都是成都对于多元化亚洲美食探索的渴求。例如,曾上榜美团点评“黑珍珠餐厅指南”和“大众点评必吃榜”的成都餐厅里,大德会席(远洋太古里店)、集渔·泰式海鲜火锅(科华店)、朴田泰式海鲜火锅(丝竹路店)、TokyoBeefDining(伊势丹店)、吉盏、来了寿司(双楠2店)、泰色天香等外地菜系均上榜。

成都的消费力助推了外地菜系在这里“突围”。美团点评的亚洲美食消费数据显示,在众多的亚洲美食中,泰式火锅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9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