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只有14个晴天,它凭啥还是中国最宜居

前不久,#成都太阳把整个朋友圈都唤醒了#突然登上热搜。

经常微博冲浪的小伙伴一定会发现,成都出太阳,简直就和北京故宫下雪、杭州钱塘江迎来大潮、广州成功入秋一样,只要发生,就能成功预订一个微博热搜位。

由于常年多云,成都的阳光,成为了宝贵的惊喜。一出阳光,成都的媒体敲锣打鼓地报道,而成都人的朋友圈里,也势必出现刷屏盛况。

看到这里,相信还有不少成都以外的小伙伴,难免会产生这样的疑问:

为什么常年不见太阳,成都却总是在各种“宜居城市榜单”中名列前茅?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

传说,很少有人有机会看清成都的全貌。

这是因为,成都不仅面积广大,而且时常笼罩在一片雾气烟霾之中。

有记者曾经统计过,从年到年,成都平均每年只有14个晴天。

而根据天气网的统计,从年1月1日到今年11月1日,成都共出现了多云天,雨天,阴天,相比之下,晴天只有天。

平均下来,一整天都万里无云、能从早到晚看到太阳的日子,每年不到20天。

知乎上,提问“成都人是怎么看待晴天的?”下面,成都人纷纷表示“出太阳就是信仰!”“晒被子抢铺位大赛开始啦!”“出太阳就代表今天是个好日子,好日子不该上班”……

这么多的阴雨雾气天气,是在地形、风力、湿度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产生的。

成都平原,在四川话里叫“川西坝子”,“两山夹一平原”,就构成了成都的基本地理格局。

东南方的龙泉山,是中国常见的青翠丘陵,而西北方高峻连绵的龙门山、邛崃山中,有数座海拔超过米的雪峰。

它们拱卫着中间的成都平原,形成了四川盆地内自然条件最丰富、最精华的区域。

从龙泉山向西拍摄成都(局部)/图:《这里是中国》摄影嘉楠

高大的群山中,河流奔腾而下,在山脚冲积出了肥沃的平原,也形成了发达的水系。

同时,来自南方的季风气流将水汽带入中间的盆地,进入盆地后,风力减弱,近地面的大气趋于稳定。

来自河网和季风的水汽两厢叠加,使得成都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异常充沛,常年处于高湿度状态。

于是,便形成了这里阴多晴少、多雨多雾的天气。

邛崃平乐古镇/图:《这里是中国》摄影尹贵成

天气晴好时,向西远眺,是一副“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画卷。

而更多的时候,想要赞美成都的风景,你就只能吟上一句“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或者“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啦!

当然,成都虽然完整的晴天少,但是日照并不算缺乏。在多云的天气里,依然有不少艳阳高照的时刻。

于是,充足的热量、丰沛的水脉、肥沃的土壤,以及从平原到丘陵、雪山的垂直自然带,就孕育出了极为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大熊猫和小熊猫/图:《这里是中国》摄影周梦琪严肃

这样的“天府之国”,不仅生活着可爱的滚滚,也不断地吸引着四面八方的人们前来定居耕耘。

可谓是:“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

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

成都人如今对阳光的推崇,可能还要追溯到金沙遗址博物馆中的那片精致的“太阳神鸟”金箔。

岷江上游的古蜀人,率先发现了这块水土丰美的土地。

他们顺江而下,翻越重重山岭,进入成都平原,在条件优越的成都奠定了古蜀王的霸业。

图: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

年前,古蜀国被秦国所灭。接下来,一项工程奇迹诞生了——蜀郡太守李冰组织蜀人移山凿河,建造了沿用至今的都江堰。

泛滥的岷江被驯服成灌溉的甘泉,成都平原从此水旱由人,不知饥馑,逐渐成为了重要的粮仓。

原本属于关中平原的“天府”之名,也被成都平原取而代之。

都江堰水利工程/图:《这里是中国》摄影唐潮

发展到唐朝,成都的经济发展达到了鼎盛,与扬州并称“扬一益二”,游历成都一时成为风尚。王勃、卢照龄、刘禹锡、李白、陆游等众多诗人都曾经在这里挥毫泼墨。

而中原动荡之际,“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又成为了防御外敌的天堑。众多的文人雅士来到成都避难,继续引入多样的文化和享乐方式。

再加上成都人天性的乐观豁达,宴饮、乐舞、赏花之乐大为流行,“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成为了锦官城的写照,也构建了成都享受生活的底色。

杜甫草堂/图:《这里是中国》摄影樊哲

安史之乱以后,每次朝代更迭、时局动荡,都是成都大规模人潮涌入的时刻。

最汹涌的一波人潮,来自清朝早期。

当时,战争、瘟疫和天灾让四川人口大幅下降,大量宝贵的农耕地被弃置成为荒野。为了恢复农耕维持生产的稳定,来自湖广及其他省份的移民被大规模地迁入肥沃的四川盆地,史称“湖广填四川”。

移民们不仅改变了成都的人口结构,也带来了家乡各具特色的文化。

客家人将土楼引入成都,满族人则按照北方的习惯建立起类似胡同的宽窄巷子;

宽窄巷子/图:《这里是中国》摄影叶青

江苏昆曲、湖北汉剧、陕西秦腔与四川高腔、灯戏等诸多地方声腔融合,形成了尤以变脸、吐火著称的川剧;

南来北往的融合间,市井文化无比兴盛,三教九流汇聚一堂,茶馆和麻将桌,成为了最受欢迎的社交场所……

一个充满市井气和烟火气的成都,从此建立起来。

而在这里各种人口交流、地域融合的产物中,最有名的,还要数川菜。

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

今天我们认知中的川菜,其实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才最终形成。

历史上,政府官员和富商们迁往四川时,往往带着自家用惯了的厨师;每一波的移民,又都会带来新的口味与烹饪技法。

所以,在川菜中,我们能见到来自南美的辣椒,但也有源自北京御膳房的烤制和烟熏技法;很多菜惯用油炸,据说是在20世纪30年代由美国传到重庆的。

就连四川的各种美食代表也不例外。

比如川菜中的C位菜肴“宫保鸡丁”,其实与鲁菜中的酱爆鸡丁、黔菜中的胡辣子鸡丁有关,一般认为,它是被出生于贵州,之后担任山东巡抚的丁宝桢在四川担任总督时改良出来的。

宫保鸡丁/图:《川菜》

而第一个酿造保宁醋的,是来自山西的移民;大名鼎鼎的郫县豆瓣酱的发明者,则是17世纪末在成都郫都区(旧称郫县)定居的福建人……

各方融合的口味的食材,创造了川菜丰富的味型。

干海椒过油炸得焦香,提炼出煳辣味,煳辣味和荔枝味结合在一起,就是一盘宫保鸡丁。

在味道特别热烈的麻辣菜中,辣椒与花椒成为“调味双雄”;而对于五花八门的凉菜,海椒面和红油的搭配最为合宜;川菜最著名的还有怪味:咸、甜、麻、辣、酸和果仁味儿的千层滋味,一起在唇齿间碰撞……

川菜中,少不了豆瓣酱、辣椒、花椒等各种调料/图:《川菜》

川菜融合的特点,还体现在它的平民化:火锅、串串香、担担面、赖汤圆、肥肠粉、钟水饺、夫妻肺片、伤心凉粉、麻婆豆腐、兔头、锅盔、龙抄手……

不论是达官贵人,还是贩夫走卒,皆可大快朵颐。

在悠久的历史中,大部分时候,成都都是一个文化与饮食的大熔炉。

移民们带着各自原籍的生活习惯、方言,五方杂处,互相通婚,最终在这个熔炉中,被塑造为全新的成都人,也熔炼出了闲适宜人、包容万千的城市气韵。

川菜、茶馆、麻将、商业街,当然,还有可爱的大熊猫,这就是成都,和它的烟火人间三千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2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