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寻美食的这条道路上,小可爱从未停止过步伐。
谈恋爱应该吃什么、剧里的人吃了什么、电视剧的拍摄地又有着什么好吃的……但写了这么多,还从没说过一部完完全全是关于美食的。
今天,小可爱就要给大家介绍一部35年前,由日本人拍摄的中国人餐桌上的美食纪录片:
图源《中国之食文化》
《中国之食文化》拍摄于80年代,涵盖的食物堪称是80年代的《舌尖上的中国》。
共有五集,分别介绍了北京,广州,江浙沪和四川这四地的饮食文化以及中式料理的烹饪技艺。
虽说是美食纪录片,但它同时也记录下了当时的风土人情。
图源《中国之食文化》
据说这部纪录片,当时是在日本飞往中国的飞机上循环播放的,为的就是让游客对中国的美食更加了解
30多年前的「网红菜」
现在我们提起北京的美食,往往会想到:烤鸭。
好像到了北京不吃烤鸭,就像没去长城一样,会终身遗憾,以至于哪怕排十小时的队,也得冲!
图源网络
本来小可爱以为这种大排长队的情况,是近几年才出现的,看了《中国之食味道》后才发现,原来36年前就出现了。
图源《中国之食文化》
当年这家烤鸭店的招牌享誉国外,烤制工艺更是最传统的御膳挂炉烤鸭手艺,需要人工看炉,还得根据火候不停地翻滚炉子。
这样烤出来的鸭子的确是不一样。
图源《中国之食文化》
在吃的时候,特别注重仪式感,一只烤鸭大约得片片,从鸭脯上下刀,片20%的鸭皮,蘸白糖吃;
再片80%的鸭肉,和大葱一起卷在薄饼里蘸甜面酱吃;
图源《中国之食文化》
除了皮酥肉嫩、肥而不腻的烤鸭外,鸭身上的其他部位经过一番烹饪,那也是都是神仙级的美味,一只鸭子身上几乎没有一个地方被浪费。
除了烤鸭,在80年代还有一款美味也需要排队才能吃上
图源《中国之食文化》
麻婆豆腐。
被誉为「天府之国」的成都,地理与气候原因与它的食物息息相关。潮湿的环境使人们有嗜辣的习惯,自然常见的豆腐也不例外的被做成麻辣的口感。
图源《中国之食文化》
说是麻辣,可这经典之作,却得做到油香,豆腐鲜,花椒麻,辣味要辣而不燥,麻味要温润绵长。
必须要满足“麻、辣、香、酥、烫、嫩、捆”的七字精髓。
图源《中国之食文化》
拿捏好火候的麻婆豆腐,麻辣香烫,豆腐的清香和川味的麻辣融合得恰到好处,那滋味必然是绝佳的。
介绍完麻婆豆腐后,这一集还提到了川菜经典——水煮牛肉。
图源《中国之食文化》
这一勺热油浇上去,是不是感觉一股子香味溢出了屏幕,此时多想拥有一个可以闻到味的手机!
当川渝人民吃着辣椒,北京人民嚼着鸭肉,另一边的广州人民却爱上了一碗粥
图源《中国之食文化》
听说,除了汤,广东人最不能离开的就是粥了。
广东人不会把粥里的食材限制在谷物上,不管是山珍海味还是飞禽走兽,都能拿来煮粥。
图源《中国之食文化》
在白粥粥底里放新鲜食材烹制,就是「生滚粥」,短时间内,把最新鲜的美味锁在滚烫的粥水里,就是生滚粥的精华所在。
煮好的鱼片粥香滑浓稠,没有腥味,鱼肉嫩滑。
再也吃不到的味道
《中国的食文化》里主要记录当时中国主要地区的美食,在改革开放初期,这些美食都是一般老百姓鲜有接触的大菜,也属于当地的代表名菜。
不过,一些在80年代的菜式,因为各种原因,今天有钱也未必能吃得到了。
图源《中国之食文化》
据说,当时奶油百篇糕是泮溪酒家的名点,每天一出炉,马上被哄抢一空。
图源《中国之食文化》
而这道名点的制作方法,也是颇为讲究。
首先将鸡蛋和小麦粉充分混合后蒸成蛋糕状,切成小粒块,再加入椰蓉和榄仁混合,作为馅料。
再用小麦粉做成皮,一层一层裹入刚才的馅料,表面撒上咸蛋黄和染成绿色的鸡蛋松,看起来有点像中式的「拿破仑蛋糕」。
图源《中国之食文化》
关于这款糕点,小可爱查到的资料并不多,所以它消失的原因我们也不得而知,如果有谁了解这款糕点,评论里告诉我呀~
除了已经消失的「奶油百篇糕」,老北京的「炙子烤肉」虽说没有完全消失,但80年代的这种吃法,也不多见了
图源《中国之食文化》
这种叫「武吃」。
吃烤肉时,用的得是二尺长的六道木竹筷,围在铁板前,把腌好的肉自烤自吃,肉的老嫩、味道都由自己掌握。
姿势也有讲究,一脚得踏在长板凳上,另一只脚踩地,一手托佐料碗,一手拿长竹筷。
图源《中国之食文化》
在酣畅淋漓中体会「自己动手」的乐趣,吃法很是霸气。听说现在想要「武吃」,还得提前预约,有吃过的吗?
那个年代的真实记录
江南地区的西湖莼菜汤、松鼠桂鱼、三色虾仁、炒鳝糊、金华火腿、蜜汁火方、小笼包子、大闸蟹……
北京的宫廷料理:二龙戏珠、凤尾鱼翅、乌龙吐珠、金鱼鸭掌、蛤蟆鲍鱼、一品豆腐、豌豆黄、芸豆卷……
广州的各色茶点,四川的豆制品和泡菜……
图源《中国之食文化》
注重吃的中国人,在制作美食的时,从食材的挑选到最后的装盘,每一个步骤都至关重要。
80年代,这部日本来中国拍摄的中国饮食纪录片,清清楚楚的记录下了,每一道菜的具体步骤
图源《中国之食文化》
挑选菜品的集市是什么样子
图源《中国之食文化》
热热闹闹的餐馆是什么样子
图源《中国之食文化》
带着孩子般一探究竟的视角,明明白白的呈现出来。
甚至最后一集单说了调味,介绍了高汤、毛汤、奶汤的吊法和各类中式烹饪手法,看得人心生敬佩。
图源《中国之食文化》
三四十年后的今天,当我们重新打开这部纪录片,它的意义不仅仅是记录了美食,更在于通过这部纪录片我们看到了曾经发生过的一切。
是热热闹闹的早饭店,是每张品尝美食的笑脸,是完全没有滤镜的美味,也是真实而可爱的一切……
这份岁月赠予我们的礼物
无论何时打开都能收获
不一样的惊喜
话说
关于80年代的食物,你有什么印象?
免费观看平台:Bilibili
本文所用素材图均来自网络
另外!本栏目所涉及内容只对剧只对美食不对人
求爸爸们别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