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南昌有句古老民谚:“七门九洲十八坡,三条半街九十九巷”,半步街、棉花市、珠宝街、棋盘巷……这是专属南昌的老街老巷。南昌文化的厚重不仅仅是滕王阁、绳金塔、万寿宫,在热闹喧哗的市井中、纵横交错的街巷里,每一条街名都有历史的渊源,每一个墙根都有美丽的传说,每一处宅院都有动人的故事。那一条条烙印着南昌人脚印的老街老巷,如一棵大树的根系,带着历史的印迹,见证着南昌城的沧桑变迁。
直冲巷:
南昌历史上的“华尔街”
美国有著名的金融中心华尔街,在南昌历史上,也有一条金融业最为集中的街巷——直冲巷。据南昌民俗、语言专家黎传绪介绍,清代至民国时期,直冲巷曾是南昌金融盐业的中心,是南昌金融界豪富的聚集之地。“沿着这条小巷从广润门直冲而下,就可以抵达抚河岸边,直冲巷也因此而得名。”黎传绪告诉。古时候,人们通常把钱庄和盐业统称为钱盐业。清朝以来钱庄和盐业更是合二为一。晚清时期食盐的销售则采用“官督商销”的办法。官府出售盐商“引票”,盐商凭“引票”到产盐地购买食盐,然后经营销售。因此,有些食盐商铺都挂着大大的招牌,上面写着“官引分销”。从官府购买“引票”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所以,盐商常常又是钱庄的老板。钱盐业中实力雄厚的老板都拥有自己的盐船、盐仓。而在清末和民国时期,南昌钱盐业的商铺都集中在直冲巷。抗日战争之前,南昌钱盐业有多家商户,大致分为奉靖帮、抚建帮、吉安帮、南昌帮、安徽帮。其中,奉靖帮历史最悠久、实力最雄厚。民国时期,南昌城区分为10个行政区,以直冲巷为中心的广润门外地区是第八行政区,以洗马池为中心的新商业区是第九行政区。黎传绪说,“南昌民间广泛流传‘金八银九’之说,可见当年直冲巷的财大气粗。”
右营街:
曾是绿营兵驻扎之地
右营街位于东湖区,根据《南昌地名志》(年)版记载,这条街东起环湖路、西至象山北路,长米、宽12米。这条路顾名思义,与军营有关。据黎传绪介绍,清代南昌老城区分为南昌县境和新建县境,大致以叠山路为界。乾隆年间,江西巡抚统辖抚标两营。其中抚标左营驻南昌县境“中协府”;抚标右营驻新建县境右营街。右营街也因南临抚标右营驻地而得名。右营街南面有一条垂直相交的小巷,宽不足4米,连通叠山路,叫箭道巷,黎传绪表示,这里曾经是军营士兵练习射箭的地方。
清朝军队主要分八旗和绿营两个系统,其中绿营即汉兵。一般来说,抚标左营的级别要高一些,其统领常常是副将(因此其驻地叫“中协府”)。抚标右营的级别要低一些,其统领多为参将。绿营兵的主要任务是地方守卫,招募对象主要是本地人员。据《江西省军事志》记载:道光二十一年()抚标左营存兵名、抚标右营存兵名;光绪二十八年,抚标左营、抚标右营各存兵名。
棉花街:
旧时江西的棉制品交易中心
棉花街,其实就是棉花市。市就是市场的意思。黎传绪告诉,棉花市在民国以前,一直是交易棉花的市场。而在民国期间,棉花市则成为了买卖棉纱、棉布等棉制品的市场,更扩大为江西棉制品交易中心。
棉花市离广润门的城门不远,古庙万寿宫亦在其附近,地处热闹繁盛之区,所以有“推进涌出广润门”的民谚。据介绍,古时传统的男耕女织,让南昌周边农村的纺织业发展迅速。尤其以莲塘、万舍、沙潭、新村、河头、三江、墨山等地最为发达。年,南昌城里的和成纺织公司停业,其中很多来自邓埠的纺织工纷纷返乡自办织布作坊,于是邓埠迅速成为南昌县的棉纺织中心。之后,当时的江西省工商管理处筹办手工纺织社,决定将邓埠作为全省的示范区。邓埠的棉布经过土法染色,有杉绿、紫、黄、元青等花色品种,其中以幅宽1尺3的童子青最为畅销。南昌城里的商家王德顺、永泰祥、恒源仁、立新祥、福聚祥等布号,专门收购邓埠的棉布,贴上自己的商标,广销外地。设立在棉花市的商家和邓埠的作坊联手经营,生产基地逐渐发展壮大,并且扩展到新建高安等地,产销两旺,声名远播。新成立以后,随着机械化生产的飞速发展,乡村民营纺织作坊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棉花市也失去了往日的繁华。年,棉花市被更名为棉花巷。再后来,又被更名为棉花街。如今这里已经成为南昌销售春联、挂历等较为集中的场所。
豆豉巷:
特色美味的制作地
在南昌,有些老人喜欢炒蔬菜的时候放一点黑色的豆豉,这种特色美味其实也与南昌老街巷文化有关。据《南昌地名志》(年版)记载:“豆豉巷东起张王庙巷,西转南至孺子路。全长米,宽2.9米,水泥混凝土路面。”
豆豉巷在清朝以前,其实名称为豆豉厂。黎传绪告诉,这里曾经有制作豆豉的大作坊,小巷因此而得名。对于“豆豉”,南昌人一般念作“豆夕”。酱油在古代又叫作“酱汁”“豉汁”“豉油”,酱油是在豆豉的基础上再加工产生出来的。古代能用上酱油的都是富贵豪门之家,普通人家一般都是买些价格便宜的豆豉,在炒菜烧肉时撒一些豆豉作为调料。现在,在南昌的各类大小酒家,只要名称“家乡回锅肉”“家乡辣椒炒肉”“家乡豆干”的菜肴,就一定少不了豆豉。制作豆豉的最佳原料是黑豆,江西又是黑豆的盛产之地,因此,江西的豆豉全国第一。就像是川菜里少不得“花椒”一样,赣菜里也少不得“豆豉”。民国时期,南昌出现了比较大规模的酱油酿造厂,其中“老同兴”“老同丰”“新生”3家酿造厂最为出名。随着酱油酿造业的迅速发展,豆豉也渐渐消失在人们的餐桌上。
书院街:
记载着南昌的历史文脉
“书院街有着几百年历史,走出过多位在海内外有影响的文化名人。”说起书院街,很多老南昌人都能回忆起当年这条街上的江南府第式建筑,那些门上铜环、门前石狮的深宅大院。
书院街位于象山南路边,有一条被分割为东西两边的街道,整条街不过三四百米,绿树成荫。据地名专家陶端正介绍,东书院街在市区中西部偏西南,东起系马桩街,西至象山南路,据清朝乾隆五十九年《南昌县志》记载,此时这条街还被称为豫章书院前横街,清光绪年间改称书院街,因有豫章书院而得名。年被分隔为两段,分别称东书院街和西书院街。
豫章书院创于南唐升元二年(年),距今已有余年的历史,为江西四大书院之首。南宋时期为当时理学家们传播程朱之学的基地。在很多老南昌人的心目中,书院街的路上铺着石板,和两边的江南府第相映衬,是条安静祥和又古朴的街道,和周边市井气息浓郁的街巷截然不同。
小金台:
著名文学家蒋士铨出生地
小金台其实是南昌老城区里的一条小巷,据《南昌地名志》(年版)记载,这条小巷长米、宽10米,南起后墙路、北至建德观。相传早年有豪富用黄金制作小神台供奉家于中,是以小巷得名。
据黎传绪介绍,在这条小巷中,曾经诞生过一位知名文学家——蒋士铨。在清代的江西文人中,蒋士铨是最具全国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的诗歌与袁枚、赵翼并称为“乾隆三大家”,又是著名的戏曲家,文学家。史料记载,雍正三年(年)十月,蒋士铨出生于“南昌垣东街小金台旧宅”,即今“小金台路”。蒋士铨在小金台老宅生活到3岁,由于父亲蒋坚远游在外,生活难以为继,母亲钟令嘉携其赴余干外祖父家寄食。
在抗日战争时期,小金台还是江西群众抗日救亡运动的宣传中心。从北方沦陷区南下的抗日救亡团体和成千上万的热血青年纷纷来到南昌,大都聚集在小金台,和南昌人民一道积极地开展抗日救亡运动。
米市街:
古代南昌商业繁华的标志
南昌古城广润门外是一片开阔之地,因为古代的交通运输主要以水运为主,所以这一片开阔地就必然成为繁华的商品集散枢纽,成为集仓储、批发、零售的商业区。这种繁华从宋代商业的兴盛一直延续到清末民国时期。而米市街就是古代南昌商业繁华的标志。
《南昌市地名志》(年版)记载,米市街东起直冲巷,西至九郎巷,南至浮桥头,北接关帝庙巷,呈“Т”字形。长米,宽2.7米,水泥混凝土路面。米市街整条街都是粮店米铺,大宗批发和小量零售兼营。南昌俚语有一句:“千事万事,恰(吃)是大事”,外地来经商的富豪在这里大宗批发,城里来光顾的贫民在这里小量零售。货比三家,讨价还价,因此,这里是南昌最热闹的地方,人声鼎沸,络绎不绝。
数千年来,江西都是产粮大省。江西大部分地区的稻谷通过江西的两条主要河流赣江抚河运到南昌,加工成大米,然后又通过鄱阳湖进入长江,远销外省。民国时期,南昌的粮食工商业有多家,经营规模宏大的粮食富商常常是工商兼营,加工和经销并举。当时的大型粮食加工厂有运大隆、乾泰祥、兆余、大利等,每年的销售额都在数十上百万银元以上。南昌从事粮食的工商业者很多,自然就形成了行帮。南昌粮食业的行帮在米市街建立了豪华的“米业会馆”。“米业会馆”是南昌粮食的工商业者联谊聚会的场所,也是外地客商来南昌洽谈生意的场所。“米业会馆”甚至摆满了各家经营商品的样品,类似今天的订货会和博览会,也因此米市街成为南昌的粮食交易中心。
杠把巷:
旧时运柩人员居住地
清末的《江西省城地理白话教课书》中曾记载,“由万年巷口,向西直走,约过二三家,靠北一巷,名大杠把巷,可通张家厂。再由巷口西下二三家,北首有一小巷,名小杠把巷,直通普育学堂。”从明清时期到新成立以前,南昌城里曾经有个职业叫“杠把”。南昌的大杠把巷、小杠把巷,其得名即缘于此,其居民大都以“杠把”为业,世代相传。黎传绪告诉,无论是大杠把巷,还是小杠把巷,都很窄很短,呈南北走向,南口连接“北营坊街”(即今苏圃路与环湖路之间)。
黎传绪说,“杠把”其实说俗一点,就是过去抬棺材的。古时候出殡,棺材上方必绑定一根又长又粗的木杠,再用短一些细一些的木杠架着大木杠,“杠把”用肩膀扛起缓缓行走。旧时,南昌城里出殡的队伍都是串巷走街,出进贤门,安葬在老福山、张家山、京山一带;或是出永和门,安葬在金家山、佘山一带。《南昌民政志》记载,清咸丰年间,南昌城里有瓦子角杠把、上杠把、下杠把。延续到民国25年,这3个扛把共有从业人员60人。
新成立后,政府把那些从业人员集中起来组成运柩队,年开始,城市殡葬业开始全面实施火化,于是运柩队再也不需要用木杠来抬棺材了,“杠把”这个职业也随之渐渐消失。年,南昌的地名管理部门把大小杠把巷都并入了张家厂巷。
翘步街:
广润门外曾称“桥步街”
“翘步街”的街名从字面上人们很难理解它的意思,一般被解释为“翘着脚尖走路”。正因如此,南昌人都记住了它。黎传绪说,南昌方言俚语中与之相关的:“专走翘步街”,表达了专门和别人唱反调、意见相左的意思。
据文献记载,翘步街南起萝卜巷,北至中山路,长约米,宽约4米,地处老城墙“广润门”之下,靠近抚河,南昌民谣说的“推进涌出广润门”,从侧面反映了此为古时南昌最为繁华的商业区。翘步街的名称其实很有来历。黎传绪介绍,宋代南昌古城门设12门:柴步门(又名桥步门)、井步门、仓步门(又名惠济门)、观步门等。其中有“步”者,都是临江的城门。有一种说法是指因为“步”(南昌话读pu)读音和意为岸边的“浦”相同而通假。而黎传绪认为这个“步”应该是和“埠”同音而通假。“埠”在古代是停船靠岸的“码头”。凡是有“步”之门,城门之外一定有码头。柴步门的得名,一是因为樵夫卖柴大多从此门进城;二是城门之外是停船的码头。柴步门又名桥步门,城门内原有桥,即“陈家桥”,因此得名。老百姓通常习惯称之“桥步门”,所以“桥步门”之下的街道也就顺理成章地被叫作“桥步街”了。但时间久远,人们口口相传把桥步街变成了翘步街。清乾隆五十九年的《南昌县志》中记载,之所以称“翘步街”,是因为广润门又名“桥步门”。古代的南昌人对于“街”和“巷”分得很清楚,大“街”小“巷”。既然“翘步街”以“街”为名,我们可以想象出“翘步街”昔日街市的繁华。
嫁妆街:
南昌采买嫁妆的胜地
嫁妆街是南昌人耳熟能详的古老街道,曾在南昌商业历史上留下深刻的印记。《南昌地名志》(年版)记载:嫁妆街东起渊明南路、西至象山南路,长米、宽9米。清朝光绪三十三年《南昌县志》记载,嫁妆街因街道店铺主要经营嫁妆而得名。
从古时至上世界80年代嫁妆街就一直经营嫁妆。在老南昌人的记忆中,嫁妆街“旧时,走近嫁妆街,能闻到扑鼻的樟木芳香。街道两侧家家店铺门前都摆满了嫁妆家具,一直摆到了街道的中间。各种大小规格的樟木箱、木盆、马桶、五斗橱、挂衣橱、梳妆台等,所有的家具,都是传统的制作工艺,全部采用榫头结合,不用一枚铁钉。樟木箱的8个角上用铜皮包着,坚固而美观。木盆都漆成红色,富贵而堂皇。即使是马桶,也是油漆彩画高档异常,南昌人称之为‘红漆金边马子桶’。”黎传绪说,嫁妆街旧时是南昌有名的市场,一派热闹气象。“能到嫁妆街采办嫁妆家具的人家都是有钱的大户人家,这里的家具制作精良,装饰豪华,价格不菲。寻常百姓,一般只能请木工到家里打家具,或者去一些在小街小巷的木匠铺购买。”据了解,古代手工业基本上都是前店后坊,嫁妆街的店铺也是如此。前面是店铺,后面就是作坊。过去嫁妆街的每一家店铺规模都比较大,常常会有好几个手艺精湛的木匠和漆匠,以及好几个学徒。店铺的深处,是他们吃饭休息的地方。现在的嫁妆街,早已没有了嫁妆家具的制作和销售,而那些嫁妆街曾经制作的嫁妆家具,或许已成为人们收藏的古董。
合同巷:
得名与“同公祠”有关
自古以来,铁柱万寿宫一带都是南昌的商业贸易中心。常常有人把附近的“合同巷”作为铁柱万寿宫一带商业繁华的佐证,认为是因为贸易次数太多、合同签订量太多,所以人们就把这条街巷叫作“合同巷”。但是黎传绪却认为其实古人不说“合同”,只说“契约”“合约”,因此这个论点其实纯属望文生义之谬误。
黎传绪认为,“合同巷”得名与“同公祠”有关。同公本名叫同同,蒙古人,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字同初,同同是元统元年()的右榜状元,时年三十二岁,官封承务郎。《江西通志》对同公祠略有记载。元朝末年,同同出任廉访使,参与了元朝官府和陈友谅反元武装之间的战争。后来南昌城被陈友谅攻破,同同战死。元朝廷为了褒奖同同,在同同战死之处建立“同公祠”,以祀奉同同。明代,同公祠被毁。但在清朝乾隆十五年,布政使彭家屏又将其重新修复。《江西通志》记载,“同公祠”在“协副将署”之前。有史料记载得更为准确:“同公祠”位于“总镇衙门”,即今天的南北走向的“合同巷”“总镇坡”和东西走向的“中山路”交汇之处。所以,“合同”应该理解为“东南西北,四条街道汇合于同公祠”,而“合同巷”之名正缘于此。
惜字炉巷:
展现古人对文化的敬仰
清末南昌城里有一条小巷叫“惜字炉巷”。《江西省城地理白话教科书》中记载:“倘不出松柏巷,由刘家花园墙角往南直走,向西一曲,即是惜字炉巷,再向南走乃是罗家塘大厂。”黎传绪告诉,惜字炉巷是因这里曾有一座惜字炉而得名。
我国敬惜字纸的风俗兴起于宋元,盛行于明清,遍及所有的城市乡镇,明清时期全国到处都建有惜字炉。惜字炉又名“惜字亭”“圣迹亭”“敬圣亭”等。黎传绪说,在古人的笔记中常有人们对惜字的记载:每当夜幕降临,总会有些身背贴有“敬惜字纸”的纸篓、手持火钳的人出现在大街小巷,把散落在街道上的字纸钳入纸篓。最后走到尖塔式的惜字炉旁,把捡来的字纸倾入炉中进行焚烧,然后小心地将纸灰盛入锦囊,待到风和日丽之时,把纸灰撒入江河。
专家观点:保护街巷元素延续文化历史这些富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古老街巷,不仅仅属于我们这个时代,更是一座城市的历史符号,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江西省民俗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梅联华告诉,“老街巷不仅仅是一条道路,它有深度,类似‘庭院深深深几许’,铺展开来,就有了宽度,就可以容纳更多的内容,譬如市井生活,譬如各种历史故事。”梅联华认为,每个市民自己生活场景相关的记忆,基本上都跟老街巷有关系,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情感元素。但是生活在快节奏中的现代都市人,与街道的接触减少,对于古代留下的各种街名记忆不深,尤其是年轻人对老街巷历史知之甚少。在他看来,城市生活中,街巷文化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每条老街巷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这些历史、故事、传说是生活在城市中的人能切身感受到的文化,它们丰富着南昌的城市文化体系。在南昌飞速发展的今天,保护老街巷文化并不是刻板地将老街巷原封不动地保存下来,这对于今天的城市发展来说是不可行的,保护老街巷文化可以通过在历史街区立石碑、石刻、牌坊,或者制作路牌等办法,标出老街的名称、街名的来历、街道的历史,让微观历史文化得到延续。在城市发展建设中,这些老街巷可以变成永远充满活力的元素,与高楼大厦共存互映,见证南昌城市的发展繁荣。
来源:南昌日报
作者单位:南昌日报社
责任编辑:王翔朱叶
作者/来源:资溪县融媒体中心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