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菜之魂是什么?
是海量辣椒,是麻辣味型,不,你太小看四川人了。
我先给你纠纠偏。
“川厨一把糖”,即起锅前少放点糖,可以起到提鲜作用,作为国家特二级的厨师同学曾在十多年前教过我。
“吃在中国,味在四川”,川菜有二十四个味型,分为三大类(分别是麻辣,辛香,咸香酸甜类味型)。射洪籍川菜大师税清贤如是说。
是不是与你印象中的川菜大大不符,除了专业厨师及饮食文化爱好者,别说外省人,就连很多四川人都说不清楚。那么,有什么能代表川菜的符号吗?
有,我斩钉截铁地说。前几日,成都郫县又现新冠疫情,网友的加油口号是“热干面赢了,大盘鸡赢了,青岛啤酒赢了,烤全羊赢了,郫县豆瓣也一定赢”。
看到这,你多半知道了,川菜的魂魄就是它——郫县豆瓣。据载,清初,四川经历连年战乱,人口骤减,时任四川巡抚张德地上书康熙皇帝,,“舟行数日,寂无人声,仅存空山芜麓”,“举城尽为瓦砾,藩司公署久已鞠为茂草矣”。康熙后来使颁布了《康熙三十三年招民填川诏》,下令从湖南、湖北、广东等地大举向四川移民,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湖广填四川”。逾后三年,福建汀州永定县姓陈的一家人乔迁入川,但路上带来的蚕豆却因四川潮湿的天气而发霉了。因当时物资紧缺,于是就把蚕豆拌入盐和辣椒中,没想到竟意外地好吃和香,这便是郫县豆瓣的前生。
后来,陈氏后人陈竹安将这个偶然发现的拌制方法加以继承。并经过不断探索、改良,采用牧马山的二荆条辣椒,郫县的二流板青皮白干胡豆,自贡井盐为原料充分搅拌发酵,然后,一切交给时间。这样,色泽鲜美、口感醇香的郫县豆瓣诞生了。有了郫县豆瓣,现代川菜就诞生了,年,满族师傅关正兴在成都开了一家名为“正兴园”的包席馆,多位川菜大师出自其中,而关正兴也被奉为现代川菜之祖。
现代川菜讲究“三椒三香”。其中三椒是花椒、胡椒、辣椒,三香乃葱姜蒜、郫县豆瓣、醪糟(芽菜),烹饪出“七滋八味”,在郫县豆瓣、辣椒和各种香料的不同搭配之中,最终形成川菜“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局面,这才是现代川菜的真正面目。
但在郫县豆瓣诞生之前,川菜又是何等模样呢,与辣椒有关吗?
我查了查资料,据明《草花谱》记载,辣椒大约是16世纪末,开始传入中国,名曰“番椒”,而引入的目的不是食用,而是观赏。(有兴趣者可以翻阅《牲丹亭》一书)清乾隆年间李化楠撰写、其子李调元整理编写的《醒园录》,是目前能查到反映川菜历史最早专著,然而全书没有丝毫使用辣椒做菜的记载。
因四川古为“天府之国”,物产丰富,“扬一益二”得嘛,这也使得古代川菜在宋代就已是三分天下的格局,即“北食、南食、川饭”。宋大诗人陆游平生有三好,撸猫,饮茶和川食。他曾在四川做官,揖有《剑南诗稿》中有“东门买彘骨,醢酱点橙薤。蒸鸡最知名,美不数鱼鳖。”(饭罢戏作)再联想到苏东坡嗜美食和另一大诗人杜甫在四川几年的快乐时光,所以美食能治愈人生的伤痕应该是真的。
在辣椒进入四川食谱之前,四川人抵抗潮湿的东西只能是一个东西——花椒。四川多地盛产花椒,从它的名称可知,这花椒,绝对是中国的原产。(海外泊来品多以海,番,胡打头命名)《诗经·周颂》中曰:“有椒其馨,胡考之宁”,《华阳国志·蜀志》也记载:蜀人“尚滋味,好辛香”。由此可知,国人食用花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很早以前,此(花)椒非彼(海)椒。
辣椒进入川菜,不是魂魄,只是惊喜!
遗憾的是,因火锅的流行,许多人今天误以为辣椒能代表川菜,令人哭笑不得。川菜代表菜中的开水白菜,鱼香肉丝中丝毫不见辣椒的影子,但在川厨的心目中,其江湖地位至今很高,做不好鱼香肉丝,你都不好意思说是川厨。
川菜,你现在了解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