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炖肉十三字诀原文。
“听”不一样的东坡肉神话传说。
“品”百年前江南东坡肉和川味东坡肉。
在今天二师兄已飞上天的情况下,于此大谈东坡肉显得有些不太应景,不妨从饮食文化的角度来品析这道传统名菜,稍微弥补一下望猪兴叹之遗憾。
东坡烹肉的真实出处
东坡肉之名,盖因当年苏东坡甚嗜猪肉,老百姓为纪念其贤德盛才而得,这跟高丽肉和炙桧肉的来历有着本质的区别,高丽肉的传说出于隋唐政权对高丽屡征不成的泄愤,而炙桧肉则是表达群众对奸臣秦桧的憎恶。
东坡肉实际上就是大块红烧肉,多年来民间一直按照东坡留下的十三字口诀进行烹制:“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他自美。”言简意赅,操作简单,即使对于不擅长厨事的人,也能依样调鼎,长期流行于江南、两湖和川渝地区,家厨与馆饭皆为常见。
今天关于这句话的表述有诸多不同版本,如《猪肉颂》、《煮肉歌》、《猪肉赋》等,内容有所出入。笔者也做了些考证,认为目前关于苏东坡喜食猪肉的典故,较早的完整版本是源于宋代另一位文人周紫芝的《竹坡诗话》,其文曰:
东坡肉的别样传说
周紫芝在文中讲述了苏东坡爱吃猪肉的习惯和烹肉妙招,并点明东坡之作名为《食猪肉诗》,苏比周年长四十余岁,生活年代非常接近,其记录的可信度较高。同时,文中还提到佛印和尚,此人是苏东坡在黄州的好友,早年坊间流传着另一个关于东坡肉的传说,就与佛印有关:
某日,苏东坡突然沉睡不醒,侍妾王朝云情急无措,忙向佛印求助。佛印赶至榻前省视后,对朝云说:“无论如何,待我三日返回。”言毕即去。
佛印奔赴一位熟识的乡长家里,向其化得一头不食母乳的花猪,又抱着小猪急速赶回苏家,此时东坡仍然未醒。只见佛印将花猪放于榻前,口中喃喃偈语数言,偈毕以禅杖将小猪一击断气,曰:“醒来!”又对朝云说:“病已好。”便怀抱着死猪回寺去了。佛印走后,东坡果然自行醒来,完好如初。
翌日,东坡上门拜谢佛印,佛印用那只小猪烹菜来招待东坡,菜味甚美,东坡问其故,佛印说:“此乃东坡肉也。”两人相视大笑。
百年前的两张东坡肉菜谱
目前能查证到有东坡肉菜名的早期文献,有年的《成都通览》,里面三次提到东坡肉,不仅出现在便饭菜单里,还出现在筵席大菜的名目中,可见其制法当时在成都已经成型,不过均无详细菜谱,只有“刀雕大块”四字。
详细的东坡肉菜谱出现在上世纪20年代,目前查获江南制法和川味制法各一种,现整理如下,一方面可窥探百年前东坡肉的烹制与今天有和区别,同时也可通过此菜了解当时中国东西两地的一些饮食习俗。
江南版东坡肉题为“改良东坡肉”,说明之前已有成熟制法,不过作者嫌麻烦,作了改进:
一只三斤重的猪蹄子,洗净后置于开水锅中汆煮,捞出后用刀口在皮上细刮,这样反复操作三次。然后将猪蹄切成大块,肉皮向上放入炖钵,加入绍酒十二两(按:当时是十六进制,即一斤为十六两,后同),上好的酱油十两,冰糖一两,不加水,置于碳结炉上,炉内放四个大个碳结,盖好勿动,约七八小时后取出食之,较寻常红烧蹄味有天渊之别。
川味版东坡肉的制法更加详细,也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该作者名之为“东坡肉新食谱”,其用料包括:
猪肉四斤(最好选用接近猪尾的部分为佳),起码要四斤,洗净后斩成二寸大平方,优质绍酒一斤、口蘑六两、鸡油四钱,花椒三十颗,葱一小束,上好的老抽和生抽各一小杯,冰糖(打碎)二百文,猪油六两。
其制法是先将猪油炼化,下肉翻炒数下,后下口蘑、鸡油、葱、老抽、生抽、绍酒、花椒,可加入少量清水,后以大瓦盆盖好。先用火不宜过小,大概三小时后,揭开瓦盆察看,如此时锅内香味四喷,则下碎冰糖,再盖好瓦盆,改用文火,再过三小时即成。
如果喜欢吃鸡翅、鸡脚、鸡蛋、肫肝之类,可以在第一次下料时把这些材料一起放入,食用时若觉肉咸,还可以白面包子佐食。
菜肴随时间潜移默化
从上面两种东坡肉的烹制方法,可见在近百年前,总体上仍然是按照东坡的十三字口诀操作,对原料的选用都很严格,都放了酱油、冰糖、绍酒,都用到了慢火,不加水或少加水,小火慢炖六七个小时便可成菜,猪肉的鲜美来自火候的精准把握和时间的锤炼,既是对菜肴的烹制,也是对心性的打磨。
不同之处在于,江南版除了猪蹄外,没有其他辅料,调料也很简单,一次成菜。而川味版则用的是坐敦肉,并加入了多种不同辅料,调料也明显带有川式风格,不仅有花椒、葱等辛香一族,还有鸡油、老生抽结合这些花样儿,突出复合味,注重下料的顺序和时间,这也是川菜烹饪的一大特征。
至于另一道与苏东坡有关的猪肉名菜,东坡肘子,又有其它一些民间传说,而且在四川盆地经历了从白味到红味的演变,蕴含着川西坝子的乡土风气,下回接到摆。
(全文完)
图片源自网络,仅供示意
转载请注明“川味龙门阵(即川味文化)”
#百城百味#
看川菜老传统,听川味龙门阵。